數不勝數

記數系統

「數」是指用來計算、標記或者量度的抽象概念。「數字符號」是表示「數目」的書寫符號。「記數系統」中包括了數字符號與運算符號等;可以按照進位制,即二進制、十進制以至六十進制等來劃分;也可以按照寫法,分阿拉伯數字、中文數字、羅馬數字等。

印度-阿拉伯數字系統

現代的阿拉伯數字以0、1、2、3、4、5、6、7、8、9為基礎,如果沒有了這些數字,我們就無法進行計算。這些源起古印度,後來傳入阿拉伯的數字最初只有9個,「0」以空格表示。雖然印度大約在公元650年已普遍使用「0」,不過直至《巴克沙里手稿》才首次有書面記載。隨著波斯數學家花拉子米在《印度的計算法》中介紹印度的數字系統,以及意大利數學家費波納奇在《計算之書》中向歐洲人介紹他所稱的「阿拉伯數字」和十進制後,簡單易用的印度數字迅速在中東及歐洲流行。直至現代,使用阿拉伯文的伊斯蘭國家都同時並用印度-阿拉伯數字和阿拉伯文的數字。

中國數字系統

漢字的基本數字有小寫 (O、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和大寫 (零、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 兩種,銀行的支票上常見並用阿拉伯數字和大寫數字標記金額。從算籌演變用於速記的「花碼」,又稱 「蘇州碼子」可以直寫、橫寫以及混合的寫法表示數值。昔日珠算課中的算題都必須使用和書寫花碼,現在多見於街市、金舖和藥材舖中使用。從商朝開始至今,標記農曆年、月、日和時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是計序的文字,必須依次相配成60組基本單位循環使用。

羅馬數字系統

歐洲在阿拉伯數字流行之前,普遍地使用羅馬數字。羅馬數字只有7個,即I(1)、V(5)、X(10)、L(50)、C(100)、D(500)和M(1000)。若須表記其他的數值,必須按照疊加既有數字至最多3次以及左減右加的原則來組合,例如:III (3)、IV (4)、VII (7)、XL (40)、XCIX (99)。羅馬數字沒有「0」,所以與進位制無關。現代只有公共紀念建築物落成日期、鐘錶上的時間顯示、日曆和電視節目的製作年份仍舊採用羅馬數字。

冷知識

1) 天文學家阿葉彼海特對改造古印度的數字作出了非凡的貢獻,他運用格子的方式來記數。如果第1格內有一個符號,它是代表1的圓點,那麼第2格內的同樣圓點就代表10,如此類推。這樣不僅是數字符號本身,也將它們所處的位置賦以意義。

2) 瑪雅人在數學、天文學與精準曆法創建方面有偉大的成就。瑪雅人採用二十進制的數字系統,其中0是貝殼模樣的象形符號,1至9則以不同數目的圓點及橫線組成。

3) 運算符號: 加號「+」和減號「-」由德國數學家魏德曼正式確定。乘號「x」則由英國數學家歐德萊確定。除號「÷」於瑞士數學家拉哈所著《代數學》中正式確立。法國數學家笛卡兒在《幾何學》中,第一次使用「√」表示根號。等號「=」到了萊布尼茨才廣泛使用。大於號「>」和小於號「<」是英國代數學家赫銳奧特創用。至於「≥」、「≤」和「≠」這三個符號很後期才出現。小括弧「( )」、中括弧「[ ]」和大括弧「{ }」最早由克拉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