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比例」,也稱「黃金分割」,是著名的常數。開普勒形容這項「線段的中末比」為幾何學上的寶石;數學家巴爾提出以希臘字母Phi (Φ) 表示黃金比例,藉此向希臘雕刻家和數學家菲狄亞斯致敬。
黃金比例的值 (Φ = 1.61803398874989484820… ) 是一個無限且不循環的十進制無理數。由於黃金分割有嚴格的比例性與和諧性,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對「美」的既定印象,因此很多建築、藝術和工業設計都試圖運用黃金比例展現美學。
熱衷研究幾何的聖芳濟教士帕西歐里在1496年加入斯弗薩掌控的米蘭宮廷任教,讓達文西從他身上學到幾何知識,而他也被灌輸更高的藝術鑑賞力。1509年他在威尼斯出版的《神的比例》書中,誇讚「黃金比例」是上帝本身的至高展現,讓黃金比例再次炒成熱話。
《維特魯威人》是達文西筆下著名的插圖,根據他自己對人體的觀察以及對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 • 波利奧作品的研究,在黃金分割的概念下繪畫出完美比例的人體:
這兒有大、小兩個可以伸縮拉展的人體比例支架,試著量度一下自己的身材是否合符完美比例?
大自然中不少動植物的生長方式或者外觀都似乎與黃金比例有密切的關係。不過這些並非偶然的奇蹟,而是經歷億萬年進化後所選擇的最佳生存方案。
有關通訊博物館
聯絡
其他
其他網站
到訪人數:
最後更新日期: 1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