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先秦時期就有關於兔子的文字記錄。從先秦甚至更早的時期,人們已開始狩獵野兔和通過「絲綢之路」引進穴兔,並且採取籠養方式將之馴養為家兔。現代常見的家兔多為白色,但在古代,白色兔子極為稀少,故被古人視為祥瑞的象徵。不過,由於兔子的繁殖能力太強,尤其野兔被馴養為家兔後,白色兔子的地位於是一落千丈。正因為兔子的多產,中國民間把兔子視作生育之神。在十二生肖中,生肖「兔」排行第四位,相應的地支是「卯」。
「玉兔」是中國最著名的兔子,在漢代圖像中多與蟾蜍一同出現。東漢中期以前,月兔幾乎都是呈奔跑狀,直至東漢中晚期,才出現搗藥兔取而代之的跡象。月中「玉兔搗藥」大約在唐代以後,才普遍出現於中國。這兩者互相混淆的原因,大概是受到嫦娥盜取西王母的長生不死藥後,奔向月亮的故事所影響。聖誕島郵政在一九九九年發行了一枚含連票的小型張,月亮中隱約看見桂花樹下兔子搗藥的身影。巧妙的是,郵票上的圖案剛好就是「月中奔兔」和「搗藥兔」。聖誕島郵政在二○二三年發行由劉秀娜所設計的兔年小型張,以卡通形式,把兔子代入福、祿和壽三位仙人的角色之中。
日本郵政在二○一一發行兔年《干支文字》郵票版張,以江戶時代著名寫生派畫家圓山應舉所繪的《木賊兔圖》作背景,襯托十枚郵資各為八十日圓的郵票。郵票上是甲骨文、篆書、隸書、行書和楷書所書寫的「卯」、「辛卯」或「兔」字,各來自不同書法家的墨寶。同年,加拿大郵政發行兔年郵票,設計師在設計小型張上的郵票時,從中國傳統的刺繡和圓形紋章中得到啟發,把兩隻正跳躍中的兔子,用刺繡方式織在同一個圓形圖案內,體現出濃厚的中國風情。
由馬丁莫克所設計的二○二二年奧蘭郵政小型張,展示了在奧蘭島北部的蓋塔,野兔喜歡在哈夫斯維登渡假村的屋宇之間漫步,欣賞一覽無餘的海景。馬恩島郵政在二○二三年發行一套四枚的郵票,以紅色背景配以簡潔線條所繪畫的白兔圖案,寥寥幾筆就突顯出現代與傳統融合的風味,而郵票的紙邊也有設計師的名字。
澳門郵電在二○○七年發行《科學與科技-黃金比例》郵票,其中一枚描繪了兔子數列。意大利數學家費波那契,在十三世紀初寫了一本《計算之書》,提出一個關於兔子繁殖的有趣問題,這個問題包含三個假設:「一 • 小兔出生後兩個月就能長成大兔,而且可以生育小兔;二 • 能夠生育的兔子都不會累,每個月可以產下一對剛好是雌雄各一的小兔;三 • 兔子永生不死。如果現在有一對剛生下來的小兔子,一年之後總共會有幾對兔子?」
此外,澳門郵電在二○○一年發行由廖文暢設計的《成語故事》小本票,當中一枚《守株待兔》郵票出自於《韓非子•五蠢》的記載,講述農夫意外獲得撞死的兔子之後不再耕種,每天坐在樹下等待再有撞死的兔子,可惜事與願違,反而餓死了自己的故事,從而啟示我們做事必須付出努力和堅持才有收穫,而不是依靠運氣和偶然的機會。
巴布亞新幾內亞郵政在二○○○年發行一張含四枚郵票的兔年小型張,描述四隻兔子在園林中或爬、或跳、或現、或躲的有趣玩樂情景,不過比不上《龜兔賽跑》更具意義。日本郵政在一九九一年發行了一枚由日本群馬縣發行的地方版郵票,郵票中的兔子正在休息睡覺,烏龜卻在牠身後繼續爬行。二○二三年,泰國郵政發行由詩琳通公主親自繪畫的兔年郵票中,兔子和烏龜同為主角。寓言故事《龜兔賽跑》告訴我們,只要努力不懈、堅持到底,一定可以成功。
中國生肖中的「兔」為何到了越南就變成「貓」呢?真正原因現已無從考證。傳說在十二生肖紀年法最初傳入越南時,因其中「卯兔」的「卯」漢語讀音與「貓」相似,故在口耳相傳中誤將「卯年」讀成「貓年」並且延續至今。越南郵政在一九九九年第二次發行《貓年》生肖郵票,讓貓成為名副其實的主角。當中有身穿越南民族服裝且擬人化的貓,郵票和小型張都同時印有「貓年」的越南語和英語字樣,連首日發行的紀念蓋銷戳印也是貓的尊容。此後在二○一○年的《貓年》生肖郵票採用剪紙風格設計,呈現一隻站立和一隻躺臥的貓。
©2025 Communications Museum of Macao, C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