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被視為「六畜」之首,是我國人民主要的肉食來源,充分表達了古代的農耕社會「有豕(豬)才有家」的說法。豬擁有肥頭大耳的外型,被視為豐衣足食和福氣興旺的象徵,隱含「諸事如意」的寓意,正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最樸素的祝福。豬還有很多優點,大智若愚、沒有棱角、不顯鋒芒、以溫和的態度渡過平凡的一生,這象徵著一種吉祥圓滿的人生態度。在十二生肖中,生肖「豬」排行第十二位,相應的地支是「亥」。
密克羅尼西亞郵政在一九九五年發行一枚由閻炳午設計的豬年小型張,郵票的主角是一頭肥胖的黑色小花豬。中國郵政在二○○七年發行一枚由陳紹華設計名為《丁亥年》的郵票,以「家和萬事興」的主題,表達中國傳統的「和」文化,寓意和諧、和睦、和為貴、和氣生財等。設計師以濃墨重彩的方式,對郵票中豬媽媽的耳朵採取大膽、浪漫的處理手法,牠的頭巾是傳統紋樣的藍印花布、金黃色的披肩上有蝙蝠、如意、古錢幣等圖案。此外,郵票中還有五隻小豬,表達「五福臨門」、「五子登科」等的吉祥寓意。
二○○七年澳門郵電、南非和泰國郵政分別發行了豬年郵票。由廖文暢所設計的豬年小型張,以粉紅和銀色點綴了肥豬的耳朵、鼻子和尾巴,讓人看起來心情愉快;南非郵政發行的橢圓形小型張,以梅花竹林內的可愛小豬為背景,配上一枚綠底燙金的剪紙小豬郵票;泰國郵政仍循同一系統生肖票的版式,只發行一枚郵票。看看展出的四方連,它的邊紙上印有色標,標示郵票印刷所用的顏色。這枚郵票除了常用的四色,還加了金色。提及泰國,讓人食指大動而又與豬有關的菜式一定是「瀑布豬」和「打拋豬」。「瀑布豬」是以醬料醃漬,經燒烤後再涼拌的豬肉料理,因燒烤醃肉時,油脂滴滴答答像瀑布般滴下而得名;「打拋豬」所用的「打拋葉」是泰語的譯稱,「聖羅勒」是正式的中文名稱,這種香草並非只用來烹調「打拋豬」,還可以烹調「打拋牛」和「打拋雞」等。
與豬相關的甜品可見於瑞典郵政在二○一四年發行的聖誕郵票,當中就有一張名為「杏仁糖豬」的極限明信片。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聖誕節期間,挪威人和瑞典人根據傳統吃藏有一顆杏仁的米粥,吃到那顆杏仁的人將獲得一枚「杏仁糖豬」作為獎品。此外,在奧地利和德國的除夕夜,人們會互相贈送以杏仁糖製成的小豬祈求來年好運。
加拿大郵政在二○○七年發行第一輪生肖郵票系列的最後一套發行,在燈籠形狀的豬年小型張內只有一枚郵票,設計師根據中國十二生肖的傳說,將小豬設計成憨態可掬的模樣。其中,明亮橙色背景配以粉色小豬的是小型張的裝飾插圖,只有綠色背景配以紅色小豬的才是含郵資的郵票。第二輪於二○一九年發行的生肖豬郵票是由伍啟榮和白升宰共同設計,以「西遊記」的豬八戒為主角。小型張的背景正是懂得三十六般變化,掌管天河八萬水軍,手持由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親賜的九齒釘耙的天蓬元帥。此外,在郵票上呵呵大笑的,正是因為蟠桃宴後擅闖月宮,後被眨下凡間時錯投豬胎的豬八戒,牠最終成為唐僧往西天取經團的一員。
©2025 Communications Museum of Macao, C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