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電話簿在何年出版?常用的傳呼機有哪幾種?舊式固網電話機有哪些款式?陳列架上既殘又舊的電話簿都是當年使用過的真品,它曾經是每家每戶必備的生活讀本。如果您打算細閱1967年的電話簿,我們已為您準備好電子版內容。請找找看,電話簿中有没有您熟識的名字啊?
澳門在1907年僅有76具電話。電話號碼大都是炮台、兵營或政府部門,以私人登記的電話寥寥可數,而且大都是政府官員以及知名人士。由於電話數量實在太少,當年在政府憲報上刊登一則電話用戶的通告就已足夠,此後直至1915年電話簿才開始按照用戶的姓氏排序。澳門在1927年才正式有電話「簿」。不過,當時全澳的電話數量,也不過僅有200具而已。
早期的電話簿只是薄薄的一本,內頁只有電話號碼,並非一開始有專門設計的彩色封面和廣告。在這本1967年的澳門電話簿上,你會發現所有電話號碼皆為4位數字,但氹仔和路環的電話分別以7和8起首再加上2位數字。試找找看,您能夠找到一些您認識的人或機構的電話號碼嗎?
澳門各區的馬路在整個70年代經常進行敷設地底纜線的工程,最終讓各家各戶安裝了已等候多年的電話。從1967年至1974年不到10年的時間,這兩年電話簿上最明顯的分別是,前者還只有4位數,後者首次出現以8為開頭的5位電話號碼。1974年電話簿有趣的是該年推出節日賀電,每份10個字詞的電報收費3.3圓。70年代對於電話用戶最欣喜的轉變是,由1978年1月1日起,不再限制撥打使用電話的次數。
80年代是固網電話的全盛增長期,人們用「成本電話簿咁厚」來形容物件的份量。1982年的電話簿上出現了黃色紙張印刷的商業電話目錄(黃頁);1983年電話號碼由5位數升至6位;1984年的電話簿讓大家學懂了在直撥長途電話時,以01代表香港,00代表世界各國的國際線號碼;1989年電話簿的藍頁上列有各國時差方便撥打國際長途電話,也介紹了在1988年推出的流動電話服務包括流動電話、便攜電話和汽車電話,而且可於香港和廣東省部份地區實施跨域通訊。
1991年的電話簿是歷年單本電話簿中最大和最厚重的,那一年電話簿上刊登了電話公司推廣的「機靈」服務 - 轉線靈、密碼靈。後者可輸入密碼封鎖電話的直撥長途通話功能,不必再像以前用一個特別的鎖緊扣著撥號盤上的「0」數。隨著千禧年的腳步,流動電話在今天已經變成人們的「隨身行李」。固網電話的數量逐年減少,電話簿的厚度也逐年變薄,也從每家每戶必備的生活讀本變成鮮有翻閱的陳列書。
有關通訊博物館
聯絡
其他
其他網站
到訪人數:
最後更新日期: 1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