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體是具有很低電阻、可以導通電流的物質。當在導體上加上電壓差,電流就可以流通導體,這是根據歐姆定律:電流(I) = 電壓(V) / 電阻(R)。大部份的導體是金屬,例如銅和鐵;還有一些非金屬的導體,例如碳和氬。
電阻系數是量度物質對電流阻力大小的單位。在所有導電物質當中,兩種最低電阻系數的物質是銀和銅,它們導電性最好。
因為絕緣體有非常高的電阻,所以絕緣體對電流有很大的阻力,例如塑膠,木和玻璃都是絕緣體。
表一列出一些物質的電阻系數。
物質 | 電阻系數 ρ (Ω m) |
---|---|
銀 | 1.6 × 10-8 |
銅 | 1.7 × 10-8 |
金 | 2.4 × 10-8 |
鋁 | 2.7 × 10-8 |
黃銅 | 6.0 × 10-8 |
鐵 | 1.0 × 10-7 |
康銅 | 4.9 × 10-5 |
碳 | 3.5 × 10-5 |
木 | 106 ~ 107 |
壓克力 | > 1013 |
塑膠 | 1.0 × 1014 |
表一: 物質的電阻系數
有固定橫切面的物質的電阻值可以由以下的公式計算:
R = ρ x L / A
ρ是物質的電阻系數,L是長度,A是橫切面面積,見圖1。當物質的長度愈短時,電阻變得愈小,而流過物質的電流則變得愈大。如果物質的電阻系數非常小,即使它的長度改變,電阻亦沒有明顯的改變。
有關通訊博物館
聯絡
其他
其他網站
到訪人數:
最後更新日期: 23/9/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