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光纖傳輸的資料會在發送端先轉換為光訊號,然後在接收端再轉回原來的訊號,見圖1。
實際上,光在光纖傳輸的途中會有所衰減。衰減的程度視乎光束的波長而定,見圖2;圖中的傳輸窗口是指呈現較少光衰減現象的波長範圍。
由圖2及表1可知,最常用的紅外線的波長為850 nm,1,310 nm和1,550 nm。因此在光學發射器中常用的光源為發光二極管 (LED) 和激光二極管(LD)。它們工作於電磁頻譜的紅外輻射頻譜範圍 (750 nm至1mm),而這些光源所輸出的光束對人類的眼睛來說通常都是看不見的。
傳輸窗口範圍 | 工作波長 | |
---|---|---|
第一傳輸窗口 | 800 nm – 900 nm | 850 nm |
第二傳輸窗口 | 1,260 nm – 1,360 nm | 1,310 nm |
第三傳輸窗口 | 1,500 nm – 1,600 nm | 1,550 nm |
由於光纖比銅線提供超過1,000倍的帶寬,而且其傳輸速度可達每秒十億位元,所以光纖正逐漸取代銅線,成為重要的傳輸介質。
有關通訊博物館
聯絡
其他
其他網站
到訪人數:
最後更新日期: 1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