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邮政与集邮展览的参观预约服务项目,除了《一般导览》外,还编排了《澳门邮政的历史》、《通讯基础》、《邮政服务》、《邮票与集邮》和《数学通识》共五个专题导览项目,以及全程动手实践的《工作坊》,欢迎学校和教师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挑选适合他们的项目,并且随时与我们相约教师参观或学生参观前的服务安排。
导启员简单介绍邮政/集邮及电讯展览及场地设施后,学生自行体验博物馆内各项最好玩和最受欢迎的互动游戏。
温馨提示:
项目编号 | 适合对象 |
---|---|
S1-001『基本导览』 | 小学一年级或以上,首次参观博物馆者 |
S1-002『特别导览』 | 小学一年级或以上 |
按展览区域的特性为不同年龄层学生制订专题导览项目,并且附加互动选项,导启员将引导学生从开心活学中更加深入了解参观的内容。
温馨提示:
项目编号 | 适合对象 | |
---|---|---|
澳门邮政的历史 | S2-H01『赏味百年邮政』 | 小学一至三年级 |
S2-H02『看看澳门,看看邮政局』 | 小学四年级或以上 | |
通讯基础 | S2-C01『不用说的语言』 | 幼稚园中、高班 |
S2-C02『有形有色』 | 幼稚园中、高班 | |
S2-C03『我未来的职业』 | 幼稚园高班至小学三年级 | |
S2-C04『声音的讯息』 | 小学一至三年级 | |
S2-C05『解密地图』 | 小学四至六年级 | |
S2-C06『符号生活』 | 小学四至初中二年级 | |
S2-C07『说谎的眼睛』 | 初中一至高中一年级 | |
邮政服务 | S2-P01『我是一封信』 | 幼稚园中、高班 |
S2-P02『新手邮差-袋鼠亚星的海陆空』 | 幼稚园中、高班 | |
S2-P03『最佳邮差你做得到!』 | 小学一至三年级 | |
S2-P04『信自己』 | 小学一至三年级 | |
S2-P05『百科加邮站』 | 幼稚园高班至小学一年级 | |
邮票与集邮 | S2-F01『邮票式与色』 | 幼稚园中、高班 |
S2-F02『童来集邮』 | 小学一至三年级 | |
S2-F03『环球邮票地理杂志』 | 小学四至六年级 | |
S2-F04『立体·睇邮票』 | 小学四至六年级 | |
S2-F05『澳门的邮票是怎样制作的』 | 小学四年级或以上 | |
S2-F06『邮票辨色』 | 小学五至初中三年级 | |
数学通识 | S2-S01『七巧板・好好玩』 | 幼稚园中、高班 |
S2-S02『澳门货币知多D』 | 小学一至三年级 | |
S2-S03『邮票上的数学题』 | 小学一至六年级 | |
S2-S04『数字不简单』 | 小学四至六年级 | |
S2-S05『对称』 | 小学五至六年级 |
我们将提供多个不同主题的工作坊,由导启员简单讲述原理后,带领学生们一起动手制作。
温馨提示:
项目编号 | 适合对象 |
---|---|
S2-W01『石头上的讯息』 | 小学四至六年级 |
S2-W02『拓绘片语』 | 小学四至六年级 |
S2-W03『闲来有趣』 | 小学四年级或以上 |
适合对象:小学一年级或以上,首次参观博物馆者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浏览博物馆的主要展区,利用入场咭动手 「设计您的邮票」,驾驶「模拟飞行器」 遨游澳门的天空,拍摄「我的照片明信片」寄给摰爱亲朋,走进「绿色屏幕摄影室」指点「天气报告图」;然后试看范德格拉夫静电起电机把谁的头发竖得比天高,搞拨仿制古老电话互相通话,观看「迷你影院」和在「邮票廊」赏票寻珍。
适合对象:小学一年级或以上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专为复健学生而设,根据预约要求编排游览博物馆的路线,首先介绍邮政集邮展厅和电讯展览厅的各项展览,陪伴体验不同的互动项目。
互动选项:
「设计您的邮票」、驾驶「模拟飞行器」、拍摄「我的照片明信片」和「绿色屏幕摄影室」、观看「迷你影院」或者一起动手制作「听声齐接触」。
邮政局从1884年起成立至今130年,为广大的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看看今天遍布澳门的邮政设施,标志著邮政业务伴随社会的发展也在同步发展。有谁想像到最早期的邮局是开设在局长家中,以“前铺后居”的方式来运作?
适合对象:小学一至三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介绍邮政服务的起源,看看世界上第一套邮票以及澳门的第一套邮票,了解澳门邮筒和邮差先生派递使用的交通工具的变迁。
互动选项:
自由参观或制作「独一无二的信封」(H01-1)。
邮政局从1884年起成立至今130年,为广大的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看看今天遍布澳门的邮政设施,标志著邮政业务伴随社会的发展也在同步发展。有谁想像到最早期的邮局是开设在局长家中,以“前铺后居”的方式来运作?
适合对象:小学四年级或以上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探索从古至今、新与旧的邮政设施分布,猜猜邮票上的澳门所处的年代,并运用地理知识解码今昔澳门的海岸和面积的异同。
不管通讯距离的远近,也不管使用人类语言/非语言或机械/电子的形式,讯息传送的过程总是包括编码、发送、接收和解码四个步骤。因此,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发明各种通讯器材和工具,目的是以最快和最有效的途径与别人沟通或传递讯息。
适合对象:幼稚园中、高班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邀请学生们参与互动示范,利用身体姿势(握手、叉腰)、脸部表情(喜、怒、哀、乐)或者简单的符号/图画(交通灯)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且一同聆听不同的声音片段,动手拼贴不同表情的脸谱。
互动选项:
拍摄「我的照片明信片」或「变出一张脸」(C01-1)。
不管通讯距离的远近,也不管使用人类语言/非语言或机械/电子的形式,讯息传送的过程总是包括编码、发送、接收和解码四个步骤。因此,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发明各种通讯器材和工具,目的是以最快和最有效的途径与别人沟通或传递讯息。
适合对象:幼稚园中、高班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向中班学生介绍澳门的邮筒,然后参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函件收集箱;邀请学生选出一个迷你邮筒,说说看它的颜色和形状。
向高班学生介绍中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国旗。邀请学生参与互动游戏,比试谁能快速准确拼好磁贴国旗/区旗。
互动选项:
拍摄「我的照片明信片」,中班填色「我的邮筒」(C02-1),高班制作「我的旗子」(C02-2)。
不管通讯距离的远近,也不管使用人类语言/非语言或机械/电子的形式,讯息传送的过程总是包括编码、发送、接收和解码四个步骤。因此,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发明各种通讯器材和工具,目的是以最快和最有效的途径与别人沟通或传递讯息。
适合对象:幼稚园高班至小学三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讲解社会上的各种行业及其独特的制服和使用工具,并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了解澳门的各行各业,有助计划未来的职业。
互动选项:
拍摄「我的照片明信片」工作证。
不管通讯距离的远近,也不管使用人类语言/非语言或机械/电子的形式,讯息传送的过程总是包括编码、发送、接收和解码四个步骤。因此,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发明各种通讯器材和工具,目的是以最快和最有效的途径与别人沟通或传递讯息。
适合对象:小学一至三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认识人类独特的话音发声器-喉咙的构造、舌和齿的功用。邀请学生听不同的声音片段,分辨不同的声音。
互动选项:
自由参观或制作「击鼓传声」 (C03-1)。
不管通讯距离的远近,也不管使用人类语言/非语言或机械/电子的形式,讯息传送的过程总是包括编码、发送、接收和解码四个步骤。因此,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发明各种通讯器材和工具,目的是以最快和最有效的途径与别人沟通或传递讯息。
适合对象:小学四至六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通过认识地图上的标志和符号取得多方位的讯息。邀请学生一起完成有趣的「解密地图」游戏及工作纸。
互动选项:
自由参观。
不管通讯距离的远近,也不管使用人类语言/非语言或机械/电子的形式,讯息传送的过程总是包括编码、发送、接收和解码四个步骤。因此,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发明各种通讯器材和工具,目的是以最快和最有效的途径与别人沟通或传递讯息。
适合对象:小学四至初中二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我们的地球上充斥著各式各样的标志和符号,可是我们真正认识?正确认识标志不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帮助,而且还可以从中学到更多。导启员将出题让学生自由创作标志和图案。
互动选项:
自由参观。
不管通讯距离的远近,也不管使用人类语言/非语言或机械/电子的形式,讯息传送的过程总是包括编码、发送、接收和解码四个步骤。因此,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发明各种通讯器材和工具,目的是以最快和最有效的途径与别人沟通或传递讯息。
适合对象:初中一至高中一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错觉包括视觉上的“错视”和听觉上的“错听”。人类的错视可能源于感觉器官过久受到刺激而钝化,造成补色以及残像的生理错视;或者知觉上将视觉对象从背景中独立出来,形成“图”和“地”的认知错视。当由视觉感受物件的大小、长度、面积、方向、角度等几何构成,与实际测量结果有明显差别的错视,称为几何学错视。因此,人们在设计和创作上经常利用错视制造艺术或者娱乐效果。
互动选项:
视学生程度加入互动游戏或示范项目,自由参观。
邮政服务是邮政局其中一项主要的核心业务。简单地说,当寄件人将邮件交给邮政局后,邮政局会将寄往相同地点的邮件集合封装在邮袋中,然后经陆路、水路或航空寄往世界各地。在澳门,我们常常看到邮务车队往来机场和各口岸收发邮袋,也看到邮务人员从遍布全澳的邮筒和邮局收集邮件送往邮件处理及派递中心。另一方面,当邮政局收到从外地寄来的邮袋后,邮务人员首先要打开邮袋把里面的邮件分类,然后再按派递区域分拣,最后送到我们手中。
适合对象:幼稚园中、高班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认识在信封上贴邮票和写收件人姓名和地址的正确位置。邀请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一封信件”,一起看看信封里面有什么?
互动选项:
制作「手造海绵戳」(P01-1)。
邮政服务是邮政局其中一项主要的核心业务。简单地说,当寄件人将邮件交给邮政局后,邮政局会将寄往相同地点的邮件集合封装在邮袋中,然后经陆路、水路或航空寄往世界各地。在澳门,我们常常看到邮务车队往来机场和各口岸收发邮袋,也看到邮务人员从遍布全澳的邮筒和邮局收集邮件送往邮件处理及派递中心。另一方面,当邮政局收到从外地寄来的邮袋后,邮务人员首先要打开邮袋把里面的邮件分类,然后再按派递区域分拣,最后送到我们手中。
适合对象:幼稚园中、高班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以故事的形式讲述邮政服务,让学生认识邮局的位置、邮袋、函件及包裹盒等知识。并邀请学生协助故事主角选择正确的交通工具完成邮件派发的任务。
互动选项:
迷你影院「邮件的旅程」。
邮政服务是邮政局其中一项主要的核心业务。简单地说,当寄件人将邮件交给邮政局后,邮政局会将寄往相同地点的邮件集合封装在邮袋中,然后经陆路、水路或航空寄往世界各地。在澳门,我们常常看到邮务车队往来机场和各口岸收发邮袋,也看到邮务人员从遍布全澳的邮筒和邮局收集邮件送往邮件处理及派递中心。另一方面,当邮政局收到从外地寄来的邮袋后,邮务人员首先要打开邮袋把里面的邮件分类,然后再按派递区域分拣,最后送到我们手中。
适合对象:小学一至三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参观邮件处理及派递中心(遇该中心繁忙季节不作安排),并介绍基本的邮资和安排一些信件让学生们量重。最后邀请学生们分组扮演小邮差,利用拣信架分拣混合或指定的国家和文字的邮件。
互动选项:
角色扮演小邮差(P03-1)或小组游戏(P03-2)
邮政服务是邮政局其中一项主要的核心业务。简单地说,当寄件人将邮件交给邮政局后,邮政局会将寄往相同地点的邮件集合封装在邮袋中,然后经陆路、水路或航空寄往世界各地。在澳门,我们常常看到邮务车队往来机场和各口岸收发邮袋,也看到邮务人员从遍布全澳的邮筒和邮局收集邮件送往邮件处理及派递中心。另一方面,当邮政局收到从外地寄来的邮袋后,邮务人员首先要打开邮袋把里面的邮件分类,然后再按派递区域分拣,最后送到我们手中。
适合对象:小学一至三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我们为什么要寄信,又该往哪儿寄出信件呢?邀请学生参与角色扮演,认识在信封上贴邮票、写收件人和寄件人姓名和地址的正确位置,从而学习整个由写信至投递的过程。
互动选项:
制作信简「写我心思」(P04-1)
温馨提示:
低年级学生可使用模拟邮票,然后把信件投入第888号邮筒。较高年级由教师或博物馆代买一枚$1.50邮票,把信件寄回家中或学校(请老师事先安排学生准备邮寄地址)。
邮政服务是邮政局其中一项主要的核心业务。简单地说,当寄件人将邮件交给邮政局后,邮政局会将寄往相同地点的邮件集合封装在邮袋中,然后经陆路、水路或航空寄往世界各地。在澳门,我们常常看到邮务车队往来机场和各口岸收发邮袋,也看到邮务人员从遍布全澳的邮筒和邮局收集邮件送往邮件处理及派递中心。另一方面,当邮政局收到从外地寄来的邮袋后,邮务人员首先要打开邮袋把里面的邮件分类,然后再按派递区域分拣,最后送到我们手中。
适合对象:幼稚园高班至小学一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你懂得分辨普通邮票与纪念邮票吗?试根据不同的图案和主题分类邮票。邀请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从“迷你邮局”中体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真实经历!
互动选项:
拍摄「我的照片明信片」。
英国在1840年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从此改变了由收件人付费以及杂乱无章的收费方式。邮票的用途不单是预付邮政服务的费用,而且也成为了国家的名片,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展示了发行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和文化面貌。在这小小的一张纸片上,包含了很多学问和资讯,人们可从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适合对象:幼稚园中、高班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简单介绍一枚邮票的要素后,邀请学生参与互动游戏,拼贴一枚邮票,让他们讲述手上的邮票是什么形状的,形容邮票上的颜色或图案。
互动选项:
互动游戏「设计你的邮票」。
英国在1840年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从此改变了由收件人付费以及杂乱无章的收费方式。邮票的用途不单是预付邮政服务的费用,而且也成为了国家的名片,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展示了发行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和文化面貌。在这小小的一张纸片上,包含了很多学问和资讯,人们可从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适合对象:小学一至三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让低年级学生认识一枚澳门邮票上包含的各种要素。当我们收集邮票时,必须配置一些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收藏邮票。向较高年级学生讲述邮票的家族,邮封上的各种邮戳,以及那些戳印是不可以用来盖销邮票的。
互动选项:
制作「邮票书签」(F02-1)。
英国在1840年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从此改变了由收件人付费以及杂乱无章的收费方式。邮票的用途不单是预付邮政服务的费用,而且也成为了国家的名片,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展示了发行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和文化面貌。在这小小的一张纸片上,包含了很多学问和资讯,人们可从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适合对象:小学四至六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从一枚邮票上学习丰富的地理知识。介绍邮票的分类、专题和图案,学习分析邮票的发行地名称,了解邮票最基本的四色印刷。
互动选项:
自由参观。
英国在1840年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从此改变了由收件人付费以及杂乱无章的收费方式。邮票的用途不单是预付邮政服务的费用,而且也成为了国家的名片,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展示了发行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和文化面貌。在这小小的一张纸片上,包含了很多学问和资讯,人们可从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适合对象:小学四至六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随著邮票的形状、齿孔及版面编排的多样化,邮票已经不一定给印刷在平面的纸张上,而是藉由不同的材质和工艺以立体的方式呈现眼前。邀请学生利用展区的放大镜一探究竟。
互动选项:
自由参观,或加时30分钟制作「香味邮票」(F04-1)。
英国在1840年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从此改变了由收件人付费以及杂乱无章的收费方式。邮票的用途不单是预付邮政服务的费用,而且也成为了国家的名片,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展示了发行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和文化面貌。在这小小的一张纸片上,包含了很多学问和资讯,人们可从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适合对象:小学四年级或以上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你能够想像从一幅图画变成邮票的过程吗?让我们一起探索澳门邮票的制作过程。并邀请学生逐一数数看,认识邮票的家族成员。
互动选项:
自由参观。
英国在1840年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从此改变了由收件人付费以及杂乱无章的收费方式。邮票的用途不单是预付邮政服务的费用,而且也成为了国家的名片,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展示了发行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和文化面貌。在这小小的一张纸片上,包含了很多学问和资讯,人们可从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适合对象:小学五至初中三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当一枚邮票长期处于潮湿或者日光曝晒的环境下就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出现变质或者褪色等问题。让我们一起学习保护邮票的方法。
互动选项:
自由参观。
数学有著悠久的历史,它的出现源自于人类的衡量和贸易活动,西周时代的《周礼》所记载的六艺就有“数”。西方“数学”一词则源于古希腊语,有学习、学问和科学之意。中国古代的数学称为“算术”,其原始意义是指运用算筹的技术。著名的《九章算术》除了讲述土地面积、粮食交易、比例分配、工程和税收等数学问题之外,还是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提出“联立一次方程组”,并且也讲述了 “勾股定理”的应用。中国直至宋元时期才出现“数学”这一名词,明朝是中国珠算普及最盛的时期,中国数学会于1935年7月在上海成立。
适合对象:幼稚园中、高班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介绍七巧板的知识,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增进小朋友对形状和颜色的认知能力。邀请小朋友参与“动动脑、拼拼看”,利用七巧板拼凑有趣造型的游戏,发挥无限创意。
互动选项:
「七巧板工作坊」(S01-1)。
数学有著悠久的历史,它的出现源自于人类的衡量和贸易活动,西周时代的《周礼》所记载的六艺就有“数”。西方“数学”一词则源于古希腊语,有学习、学问和科学之意。中国古代的数学称为“算术”,其原始意义是指运用算筹的技术。著名的《九章算术》除了讲述土地面积、粮食交易、比例分配、工程和税收等数学问题之外,还是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提出“联立一次方程组”,并且也讲述了 “勾股定理”的应用。中国直至宋元时期才出现“数学”这一名词,明朝是中国珠算普及最盛的时期,中国数学会于1935年7月在上海成立。
适合对象:小学一至三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透过介绍澳门的通用货币,让学生认识「钱」的面值和辅币上的图案。邀请学生参与互动游戏,体验日常买卖中付钱和零钱找换的应用题。
互动选项:
小组游戏「十蚊购买力」(S02-1)。
数学有著悠久的历史,它的出现源自于人类的衡量和贸易活动,西周时代的《周礼》所记载的六艺就有“数”。西方“数学”一词则源于古希腊语,有学习、学问和科学之意。中国古代的数学称为“算术”,其原始意义是指运用算筹的技术。著名的《九章算术》除了讲述土地面积、粮食交易、比例分配、工程和税收等数学问题之外,还是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提出“联立一次方程组”,并且也讲述了 “勾股定理”的应用。中国直至宋元时期才出现“数学”这一名词,明朝是中国珠算普及最盛的时期,中国数学会于1935年7月在上海成立。
适合对象:小学一至六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邮资是按照函件或者包裹的重量和地域来订定。让我们运用数学知识灵活地配搭不同面值的邮票,计算应该缴付的邮资。
互动选项:
小学一至三年级 「数学工作纸」(S03-1), 四至六年级制作「巧盒显心思」(S03-2) ,自由参观。
数学有著悠久的历史,它的出现源自于人类的衡量和贸易活动,西周时代的《周礼》所记载的六艺就有“数”。西方“数学”一词则源于古希腊语,有学习、学问和科学之意。中国古代的数学称为“算术”,其原始意义是指运用算筹的技术。著名的《九章算术》除了讲述土地面积、粮食交易、比例分配、工程和税收等数学问题之外,还是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提出“联立一次方程组”,并且也讲述了 “勾股定理”的应用。中国直至宋元时期才出现“数学”这一名词,明朝是中国珠算普及最盛的时期,中国数学会于1935年7月在上海成立。
适合对象:小学四至六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介绍澳门及世界各地的流通货币,认识它们的代码及名称由来。在“中国数字全面睇”互动游戏中,学习中国数字的大写、小写及花码等书写方式,并且被邀请学生以不同的记数方法填写大支票。
互动选项:
自由参观。
数学有著悠久的历史,它的出现源自于人类的衡量和贸易活动,西周时代的《周礼》所记载的六艺就有“数”。西方“数学”一词则源于古希腊语,有学习、学问和科学之意。中国古代的数学称为“算术”,其原始意义是指运用算筹的技术。著名的《九章算术》除了讲述土地面积、粮食交易、比例分配、工程和税收等数学问题之外,还是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提出“联立一次方程组”,并且也讲述了 “勾股定理”的应用。中国直至宋元时期才出现“数学”这一名词,明朝是中国珠算普及最盛的时期,中国数学会于1935年7月在上海成立。
适合对象:小学五至六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认识“反射对称”和“旋转对称”。人们在建筑、音乐、文学、美术等方面非常广泛地运用“对称”增强作品的美感。邀请学生参与互动游戏和制作手工。
互动选项:
小学五年级「摺风车」(S05-1),六年级「剪雪花」(S05-2),自由参观。
适合对象:小学四至六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介绍古人在文字出现之前,曾经利用哪些通讯方法表达讯息。接下来邀请学生一起动手,在石头上自由绘画图案表达自己的讯息。
基本收费:
来馆参加免费,往校服务每人MOP 20.00
适合对象:小学四至六年级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讲述普通明信片和极限明信片的分别。除了认识明信片的起源、特色、类别和材质外,也一起学习基本的写信格式、称谓和问候语,然后动手拓印制作自己的明信片。我们首先用铅笔在珍珠板上轻轻地绘画图案,然后滚上颜料,最后把它拓印于空白明信片上。
基本收费:
来馆参加免费,往校服务每人MOP 20.00
适合对象:小学四年级或以上
参观需时:60分钟
基本内容:
利用颜色咭纸、浮雕模、压模机等,做出不同款式的图案和花纹,让参加者自由创作及设计具个人特色的相框。
基本收费:
来馆参加免费,往校服务每人MOP 20.00
有关通讯博物馆
联络
其他
其他网站
到访人数:
最后更新日期: 1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