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博物館

郵票上的中國科學家

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被譽為“國家名片”的郵票在郵政的功能上漸已被弱化,然而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郵票在傳播精神文明方面的作用卻沒有被降低。郵票發行作為郵政機構的一項重要職能,承載著宣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和文明、藝術和科學的成就的使命。

《中國現代科學家》系列是眾多人物系列郵票中一個重要的郵票選題,這些著名人物的豐功偉績和奮鬥精神不單值得國家的褒獎,也應該得到人民廣泛的瞭解和敬仰,他們是提高全民素質的榜樣,也是推動國家發展的一股強大正能量。郵票上的中國科學家的遴選原則是以其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貢獻且成就斐然,並在國內外享有較高威望的科學家為標準。在1988年至2022年間,中國郵政共發行了9組科學家系列的郵票,38位郵票上的科學家涵蓋了地質、醫學、物理、化學、數學、農學等不同領域。我們可以看到,每一枚郵票都是以科學家的專業領域作為背景,呈現他們笑容可掬或認真堅毅的形象,他們都是中國現代科技發展過程中的領軍人物。

是次展覽除展示中國郵政發行的科學家和相關題材的郵票外,也展示了數位被公認為最有成就的外籍華裔科學家的郵票。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從郵票上科學家的人生軌跡中,探索他們的知識世界,以鼓勵我們更深入和踏實地思考、更好地理解和推進科學、傳承科技的力量、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

1


地質學家 — 李四光

李四光(1889 — 1971),中國科學院院士, 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他創立了地質力學,也在中國的古生物學、冰川學發展方面卓有建樹,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際編號137039的小行星被命名為"李四光星"。


李四光發現了第四紀冰川遺跡,為第四紀地質、地理和氣候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礎,也對國家水文、工程等建設作出了貢獻。他還創建了古生物的“蜓科分類標準”,準確地劃分了石炭和二叠紀地層,被國際古生物學界採用作全面研究石炭、二叠紀海水進退規程及其與地球自轉的關係。另外,李四光用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的構造和運動規律,劃分了中國及世界主要地區的構造體系,把探索地殼運動與礦產的分佈規律定名為地質力學,並以地質力學理論指導尋找煤、石油、鈾、地熱等能源及防治自然災害等,解決了國家的急需。

5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這是在1989年創立的科學獎,為紀念李四光勇於攀登科學高峰和愛國主義精神,並鼓勵廣大地質科技工作者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科技進步多做貢獻。李四光地質科學獎設有: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科研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教師獎和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榮譽獎四個獎項。


古生物學與考古學

當代的古生物學是集生命科學、地球科學和環境科學於一身的學科。古生物學(Paleobiology)和考古學(Archaeology)是兩個密切相關的科學研究領域。儘管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它們具有截然不同的目標。古生物學家研究動物化石,而考古學家就只研究人類文物及其遺骸。古生物學家和考古學家研究的化石包括骨骼、貝殼、身體印記、木材等。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這些物品瞭解數千或數百萬年前地球上存在的生命形式,而考古學家則試圖透過研究這些物品瞭解人類文明的生活和歷史。


行路難

根據上海音樂學院的考證,“行路難”這首小提琴獨奏曲是地質學家李四光於1919年11月20日在巴黎創作的中國第一首小提琴獨奏曲,抒寫了自己及同時代的知識份子,雖然明知前路坎坷,仍擁有渴望追求光明的心境,以及學成回歸報效祖國的愛國情懷和理想抱負。請大家按一下屏幕上的音符鍵,欣賞由陳嘉俊先生為大家演奏的樂曲。

6


氣象、地理學家 — 竺可楨

竺可楨(1890 — 1974), 中國科學院院士,氣象學家、地理學家和教育家。國際編號224888的小行星被命名為“竺可楨星”。


竺可楨在20世紀20~30年代開創氣象教育事業,創建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組建中國早期氣象觀測網,開展物候觀測、高空探測及天氣預報等工作,且在颱風、中國季風及大氣環流、氣候區劃、物候、氣候變遷等研究都作出了開拓性的貢獻。他提出了季風系統的概念、首創區域氣候研究、提出劃分亞熱帶的指標、確定中國八大氣候區、確立氣候區劃和自然區劃的基本輪廓、研究中國近五千年的氣候變遷。竺可楨在1936年起擔任浙江大學校長的13年間,銳意發展浙江大學,開展科學研究,提高學術與教學水平,培養良好學風,使浙江大學成為中國一流的高等教育機構。

7


氣候區劃

氣候區劃是根據研究目的和產業部門對氣候的要求,採用有關指標,對全球或某一地區的氣候進行逐級劃分,將氣候大致相同的地方劃為一區,不同的劃入另一區,即得出若干等級的區劃單位。


自然區劃

自然區劃是一種將地球上的不同地區按照其自然環境條件和生態特徵分類的方法。自然區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地球的多樣性和規律,並保護珍貴的自然資源。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等,這些都是按照人口、政治、經濟等因素劃分的。但是,如果我們按照氣候、地形、植被、動物等自然因素進行劃分,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自然區域,如東北平原、青藏高原、內蒙古草原等。


物候學

物候學是指研究生物生命週期中的周期性事件,以及這些事件如何受到氣候的季節性、年際變化以及棲息地因素,例如海拔的影響。

8


物理學家 — 吳有訓

吳有訓(1897 — 1977),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近代物理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稱為“中國物理學研究的開山祖師”。


吳有訓的主要貢獻是他在X射線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散射和吸收方面的研究成果更讓他蜚聲國際。他在20世紀20年代留學美國,師從美國著名物理學家阿瑟·康普頓(Arthur Compton)。在對X射線散射研究期間,吳有訓以實驗驗證了"康普頓效應"。其後吳有訓從美國回到中國,在清華大學建立起中國第一個近代物理研究實驗室,開創了中國物理學研究的先河,被稱為中國物理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除了對中國科學事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外,吳有訓同時也是一位教育家,一生桃李滿天下,著名的物理學家李政道和楊振寧等也曾是他的學生。

9


吳有訓物理獎(原子核物理)

吳有訓物理獎由中國物理學會於1980年設立,授予在原子核物理方面作突出貢獻的中國物理學工作者。該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的獲選者不超過兩人。


X射線(X-ray)

X射線由威廉·康拉德·倫琴(Wilhelm Conrad Rontgen)於1895年在陰極射線的研究中發現的。X射線是一種頻率極高,波長極短、能量很大的電磁波,它的頻率和能量僅次於伽馬射線且具有穿透性。基於人體組織間密度和厚度的差異,當X射線透過人體不同組織時,被吸收的程度會有所不同,因此可用來生成人體內部結構和組織的影像。

10


數學家 — 華羅庚

華羅庚(1910 — 1985),中國科學院院士,自學成材的數學家。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和矩陣幾何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奠基者,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際編號364875的小行星被命名為“華羅庚星”。


華羅庚主要從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複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領域的研究並取得突出成就。他在解決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難題、華林和塔里問題改進、一維射影幾何基本定理證明、近代數論方法應用研究等方面均獲得出色成果。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11


華羅庚數學獎

華羅庚數學獎於1992年設立,由中國數學會與湖南教育出版社共同主辦。該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獲選者最多兩人,以獎勵中國50歲或以上獲得重要成就的資深數學家。華羅庚數學獎是中國最高級別的數學獎項之一。


國家自然科學獎

在1956年設立的國家自然科學獎設有一等獎和二等獎,授予在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基礎研究和訊息、材料、工程技術等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作出重大科學發現或創造性成果的中國公民。該獎項是中國最高級別的自然科學獎項之一。

12


醫學科學家 — 林巧稚

林巧稚(1901 — 1983),中國科學院第一位女院士,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她是中國現代婦產科學的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在臨床、科研和教學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林巧稚早年從事胎兒宮內呼吸的研究,並對滋養細胞腫瘤出現及其發展規律、女性盆腔結核的出現及其治療進行了深入研究,並進行了大量科普宣傳和婦幼保建工作。70年代,她在北京協和醫院建立中國首家遺傳病產前診斷諮詢門診和遺傳病實驗室;80年代主持編纂醫學書籍《婦科腫瘤》。她自稱是“一輩子的值班醫生”,由她親手接生的新生兒共5萬多名,被尊稱為“萬嬰之母”。她籌建了北京婦產醫院,為我國婦產學界培養一代又一代優秀接班人。

13


林巧稚盃

2012年設立的中國婦產科醫師獎 — “林巧稚婦產科醫師獎”在2014年修改名稱為“婦產科好醫生 — 林巧稚盃”。該獎項是中國婦產科領域的最高榮譽,從全國的婦產科醫生中評選產生,表揚為中國婦產科事業作出貢獻的醫學工作者。

14


天文科學家 — 張鈺哲

張鈺哲(1902 — 1986),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天文學家,中國現代天文學的奠基人。 他的科學研究涉及小行星、彗星、日蝕、恆星天文、航天和中國天文學史等方面,為發展中國現代天文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為紀念張鈺哲在天文學的傑出貢獻,國際編號2051的小行星被命名為“張”。此外,月球背面有一個隕石坑被命名為“張鈺哲”。


張鈺哲是國際編號1125小行星“中華”的發現者。他曾經拍攝和領導拍攝到7000多次小行星和彗星的精確位置,先後發現1000多顆小行星和3顆命名為“紫金山”的新彗星。1957年,他發表了中國第一篇論述人造衛星軌道的論文,以應用天體力學基礎理論對人造衛星軌道問題作了開創性研究。張鈺哲開創且領導了天文學多個領域的研究,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並在天文學史研究、天文儀器研製、天文科普等做了大量工作。

15


張鈺哲獎

中國天文學會為紀念張鈺哲而設立的天文學領域最高獎項,旨在促進中國天文學的發展,鼓勵並表彰在天文學研究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天文學家。


小行星中心

小行星中心是負責蒐集微型行星(小行星和彗星)觀測資料、計算它們的軌道並通過小行星通報發佈相關訊息的官方組織,成立於1947年,在史密松天文台實際運作。 小行星中心為觀測者提供了一些免費的在線服務,以協助觀測小行星和彗星,還會提供完整的小行星軌道目錄供自由下載。除了天體測量學的資料,小行星中心亦通過網絡和部落格來協調觀測者對近地天體進行可能的後續觀測,並負責確定和提醒新發現的近地天體是否有在發現後的幾個星期內撞擊地球的風險。

16


化學工業科學家 — 侯德榜

侯德榜(1890 — 1974),中國科學院院士,傑出化學家,“侯氏製鹼法”的創始人。他是中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中國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以及世界製鹼業的權威。


純鹼(碳酸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用於玻璃、紙張、紡織和鋼鐵製造工業。侯德榜改良了索爾維製鹼法,成功研製了聯合製鹼法,又稱“侯氏製鹼法”。其特點是將索爾維製鹼法與合成氨的哈柏法聯合起來生產,既簡化了生產設備,也避免了生產索爾維製鹼法中的副產物氯化鈣,亦可回收氯化銨用作肥料,相比於索爾維製鹼法更環保。此外,侯德榜還自行設計和利用來自不同國家的設備,建立一間可以同時生產氨、硫酸、硝酸和硫酸銨的工廠。1957年,為了發展中國的化肥工業,侯德榜倡議用碳化法來製取碳酸氫銨,對我國農業生產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7


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

中國化工學會為紀念侯德榜一生為化工事業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同時為激勵培養優秀化工人材,推動科技精英脫穎而出,以及激發技術人材的創新潛力而設立的年度獎勵。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分為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成就獎、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創新獎和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青年獎三個獎項。


純鹼、小蘇打、食用鹼和工業鹼的區別
  1. 純鹼:化學名稱碳酸鈉(Na2CO3)。對人體無害也沒有什麼營養,可作藥用,鹼性相比小蘇打較大,可以中和酸性。
  2. 小蘇打:化學名稱碳酸氫鈉(NaHCO3),鹼性相對於純鹼低。小蘇打在常溫下即可分解,溫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氣泡越多,分解後的成份是碳酸鈉(Na2CO3)、水和二氧化碳,同樣對人體無害。
  3. 傳統食用鹼:主要成份是碳酸鈉(Na2CO3)、少量碳酸氫鈉(NaHCO3)和其他可食用成份構成。食用鹼的鹼性低於純鹼,高於小蘇打,但鹼性仍然較高,食用時不可加入太多。
  4. 工業鹼:主要成份是碳酸鈉(Na2CO3),但是含有許多對人體有害且不可食用的雜質。

18


農業科學家 — 丁穎

丁穎(1888 — 1964),中國科學院院士,農業科學家、教育家。他一生致力於我國農業教育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丁穎是中國現代水稻研究奠基人和農業高等教育先驅,他運用生態學觀點對稻種的起源、演變、分類、水稻種植區域劃分、品種選育以及栽培技術等進行了系統式研究,並把中國水稻種植區域劃分為地域分明和種性清楚的6個稻作帶。他還把野生水稻抗禦惡劣環境的特性轉移到栽培水稻中,培育出“中山1號”等優良的水稻品種共60多個。丁穎創立了水稻品種多型性理論,為水稻的品種選育、良種繁育以及品種提純和復壯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

19


農業

農業是指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產業,當中包括種植業和牲畜生產、水產養殖、漁業和林業;狹義農業是指種植業,包括生產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和綠肥等農作物的生產活動。農業的分佈範圍十分遼闊,地球表面除兩極和沙漠之外,幾乎都可用於農業生產。

20


數學家 — 熊慶來

熊慶來(1893 — 1969),數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數學先驅,中國函數論的其中一位開拓者,對中國數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熊慶來曾任雲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等職位。他創辦了東南大學和清華大學的數學系,在東南大學、清華大學執教期間潛心學術研究和著述,並且先後發表了《高等數學分析》、《方程式論》、《微分方程式》、《偏微分方程》、《動力學》、《微分幾何》等十多部成為大學教材的重要著作,填補了我國數學教科書的空白;也最早把近代數學引進中國。熊慶來致力於整函數、亞純函數、代數函數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他定義的無窮級函數被國際數學界稱為“熊氏無窮數”。


熊慶來獎學金

為了紀念數學家熊慶來並且弘揚他的科研治學精神,1989年根據熊慶來遺孀的倡議,雲南大學設立熊慶來獎學金,用於鼓勵學生勤奮學習,全面發展,早日成才。

21


微生物學家 — 湯飛凡

湯飛凡(1897 — 1958),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他是世界上其中一位最早研究衣原體的微生物學權威。


湯飛凡畢生從事微生物學的研究。抗日戰爭期間,他在昆明出任中央防疫處處長,首創中國微生物學研究基地。他還主持創建了中國最早的抗生素生產機構、第一個實驗動物飼養場、中國第一家生物製品檢定機構,領導研發生產了國產狂犬病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以及世界首支班疹傷寒疫苗,成功遏制了1949年張家口鼠疫的蔓延。湯飛凡創建中國第一個抗生素生產車間,並生產出能與進口產品相媲美的每支20萬單位的青黴素。1955年,湯飛凡是世界上首位分離出砂眼衣原體的微生物學家,並於1981年獲國際砂眼防治組織追贈頒發“砂眼金質獎章”,以表彰他在砂眼症研究領域的重大貢獻。

22


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於1949年在北京成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為正部級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中國科學院下設6個學部(數學物理學部、化學部、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地學部、信息技術科學部、技術科學部)。至2023年4月底,中國科學院共有824位院士和128位外籍院士,但不包括705位已故院士。

23


醫學家 — 張孝騫

張孝騫(1897 — 1987),中國科學院院士,內科專家,醫學教育家,中國消化病學的奠基人。

張孝騫是中國西醫學的先驅,畢生致力於臨床醫學、醫學科學研究和醫學教育工作,對人體血容量、胃的分泌功能、消化系潰瘍、腹腔結核、阿米巴痢疾和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有較深入的研究,一生診斷和治療了許多疑難病症。張孝騫的醫德極好,他教導學生在臨床實踐中牢記“戒、慎、恐、懼”四字,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行醫理念,謙虛謹慎地對待每一位病人。


臨床醫學

臨床醫學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後,提高臨床治療水準,促進人體健康的學科。臨床即“親臨病床”之意,它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從整體出發,結合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病理過程,進而確定診斷。

24


胃腸學

胃腸學是醫學的一個分支,專門研究消化系統(從口腔到肛門的消化道)及相關疾病的臨床學科。消化系統疾病在臨床上十分常見,既可局限於消化系統,也可影響身體其他系統甚至全身。同樣,身體其他系統的疾病和精神因素,也可以引起消化系統的疾病和症狀。

25


建築學家 — 梁思成

梁思成(1901 — 197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建築史學家,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和教育家,清華大學建築系創辦人,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之父”。


梁思成從30年代開始主持並參與過2000多處古代建築的勘察,積累了大量的中國古代建築的珍貴資料,對中國古代建築、古代藝術的發展、特徵和成就進行了系統和深入的研究。1949年後積極參加首都北京的城市規劃工作,他主持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協助北京十大建築的設計工作,領導清華大學建築系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建築人材。他遺下兩部分別於抗戰期間撰寫的英文版《圖像中國建築史》以及在60年代完成的《營造法式注釋》書稿,最終分別在80年代出版。

26


《營造法式》

這是由北宋的將作監李誡編修的中國第一本詳細論述建築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書中規範了各種建築做法和規定其在施工設計、用料、結構、比例等方面的詳細要求。此書在北宋刊行的最大意義是對工料的嚴格限制,有效杜絕土木工程中貪污盜竊的現象。在現代而言,此書能讓我們在較少實物遺留的情況下瞭解舊時的建築,填補了中國古代建築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將作監

將作監是中國古代負責宮室、宗廟、陵寢等政府土木建築的機構,負責組織具體施工和隸屬政府的匠戶的日常管理。


人民英雄紀念碑

人民英雄紀念碑矗立於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心,在天安門南約463米,正陽門北約440米的南北中軸線上。在1958年5月1日揭幕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高37.94米,正面碑心是一整塊石材,長14.7米、寬2.9米、厚1米、重103噸,鐫刻著毛澤東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背面碑心由7塊石材構成,內容為毛澤東起草、周恩來書寫的150字碑文。

27


林學家 — 梁希

梁希(1883 — 1958),中國科學院院士,林學家和林業教育家。他首創了林產製造化學,提出了全面發展林業、綠化全中國林業建設的方向。


梁希提出了全面發展林業、發揮森林多種效益、為國民經濟服務設想。他還深入調研,制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的林業工作方針和建設規劃,並在全中國範圍內初步建立了林業行政、科研、教育及生產體系,促進了中國林業的蓬勃發展。另外,梁希亦長期從事松樹採脂、樟腦製造、桐油抽提、木材乾餾等方面的試驗研究,創立了中國林產製造化學的學科。

28


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

該獎項是為鼓勵林業科技創新和林業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並促進林業科技事業的發展,加快實現林業跨越式發展而設的獎勵。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每年度評審一次,並下設一等、二等和三等獎,授予對林業科學技術有突出貢獻的團體和個人。

29


橋樑學家 — 茅以升

茅以升(1896 — 1989),中國科學院院士,土木工程學家,橋樑工程專家。他是中國近代橋樑事業的先驅、鐵道科技事業和中國土力學的開拓者。國際編號18550的小行星被命名為“茅以升星”。


上世紀30年代,茅以升主持設計修建錢塘江公路鐵路兩用大橋,成為中國鐵路橋樑建造史上一個里程碑。他在1955至1957年主持設計修建全中國第一座跨越長江的武漢長江大橋,該大橋是鐵路公路兩用的雙層鋼桁樑橋,總長1670.4米,把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銜接起來,成為貫穿中國南北的交通大動脈,使武漢三鎮聯成一體,同時連結了中國南北地區鐵路和公路網。一生學橋、造橋和寫橋的茅以升,主持編寫了《中國古橋技術史》及《中國橋樑—古代至今代》,並著有《錢塘江橋》、《武漢長江大橋》、《茅以升科普創作選集》和《茅以升文集》等書。

30


物理學家 — 嚴濟慈

嚴濟慈(1901 — 1996),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中國現代物理學研究的開創者之一,對中國教育和科技事業有重要的貢獻。國際編號10611號的小行星被命名為“嚴濟慈星”。

嚴濟慈是中國光學研究和光學儀器研製工作的重要奠基人,在壓電晶體、光譜、大氣物理、壓力感光乳劑和光學儀器等領域有卓越的成就。他為中國培養了幾代科學人才,曾撰寫了多本適用於初中至大學階段的教科書。嚴濟慈參與了中國科技大學的創建工作,調整了學科結構,增設了涵蓋新興技術領域的系科和專業,創建了中國高校中第一個大型科學工程—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此外,他還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研究生院,為中國在改革開放後培養出首批博士。


嚴濟慈班

2009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聯合舉辦“嚴濟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簡稱“嚴濟慈班”,目標是培養未來活躍在物理及相關研究領域的精英。

31


現代物理學

現代物理學涉及了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等的物理領域,它們與以牛頓力學為核心的古典物理學有所不同。現代物理學的研究範圍從分子甚至原子大小的微觀世界,到星際空間中的巨型天體運動。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中最知名也是最具影響力的成就之一。

32


物理學家 — 周培源

周培源(1902 — 1993),中國科學院院士、九三學社成員、理論物理學家、中國近代力學奠基者之一。他在流體力學領域的研究中最重要的貢獻是導出了雷諾應力的輸運方程(Reynolds Stress Transport Equation)。


周培源終生致力於從事物理學基礎理論和流體力學的研究,對引力論、宇宙論、流體力學湍流理論等方面,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從事高等教育工作60多年,培養了數代力學家和物理學家,著有《理論力學》、《周培源文集》等。在教育和科學研究中,周培源重視基礎理論,但同時亦支持對新技術的研究,在組織領導中國的學術界活動、推進中國內外交流合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周培源在北京大學大力支持並親自組織領導研製華光型電腦激光漢字編輯排版系統,引發了中國印刷術的重大革新。

33


周培源物理獎

該獎項獎勵在國內外物理學研究中取得創造性成果或運用物理規律解決重大關鍵問題等方面的中國物理學工作者、尤以中、青年為主。


周培源水動力學獎

周培源水動力學獎旨在獎勵國內、外水動力學研究工作中取得創造性成果或運用水動力學現有理論、方法解決重大關鍵問題等方面的中國水動力學工作者,尤以中、青年為主。

34


生物物理學家 — 貝時璋

貝時璋(1903 — 2009),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學家和教育家。他是中國細胞學、胚胎學的創始者之一,也是生物物理學的奠基人。國際編號36015的小行星被命名為“貝時璋星”。


貝時璋的主要研究包括動物個體發育、細胞常數、再生、中間生、性轉變、染色體結構、細胞重建、昆蟲內分泌腺、甲殼類動物眼柄激素等方面,當中尤以細胞重建的研究最為突出。他又以"學科交叉"的理念創建了浙江大學生物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科技大學生物物理系,組織開展了"核試驗放射性本底自然監測"、"核爆試驗對動物本身及其遠後期輻射效應監測"、"生物探空火箭"等多項研究工作,為中國生命科學和"載人航天"事業作了傑出貢獻。

35


貝時璋獎

在2009年創立的貝時璋獎是中國生物物理學領域的最高榮譽獎,共設有三個獎項:“貝時璋獎”是授予對中國生物物理學作出重大貢獻的會員;“貝時璋青年生物物理學家獎”是鼓勵35歲以下的會員勇攀科學高峰,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學術帶頭人;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在2013年增設的"貝時璋國際獎",主要頒發給在生物物理領域成就突出,對中國生物物理學發展有積極貢獻的國際知名科學家。

36


應用力學、航天與系統工程學家 — 錢學森

錢學森(1911 — 2009),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空氣動力學家和系統科學家,他是工程控制論的先驅,獲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的榮譽稱號和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際編號3763的小行星被命名為 “錢學森星”。


在上世紀50年代中,錢學森回國效力,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 。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以及利用地對地導彈運載原子彈進行試爆的“兩彈結合”試驗。在航太領域上,他參與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學等。在錢學森的帶領下:1964年,中國試爆第一顆原子彈成功 ;在1967年首次以飛機空投的方

37


式試爆中國第一枚氫彈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順利地完成了"兩彈一星"工程 。錢學森在力學的許多領域都做過開創性的工作,為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兩彈一星”中“兩彈”的其中“一彈”是指核彈 (原子彈和氫彈),另“一彈”則是導彈;“一星”是指人造地球衛星。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是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於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週年前夕頒授的,以表彰對“兩彈一星”所涉及的航空航天、核武開發和國防科技工程中有重大貢獻的23位卓越科學家。


人造衛星

人造衛星是環繞地球在空間軌道上運行的無人航天器,它基本是按照天體力學規律繞地球運動的,但因在不同的軌道上受非球形地球引力場、大氣阻力、太陽引力、月球引力和光壓的影響,實際運動情況卻非常複雜。人造衛星是發射數量最多、用途最廣、發展最快的航天器,它的發射數量約佔航天器發射總數的90%以上。

38


石油化工學家 — 侯祥麟

侯祥麟(1912 — 2008),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化學工程學家,石油化工科學家和燃料化工專家。 他是中國煉油技術的奠基人和石油化工技術的開拓者之一,國際編號236845的小行星被命名為"侯祥麟星"。


侯祥麟的研究填補了中國在石油石化領域中的重大科技空白,並解決了許多重大問題,同時解決了中國噴氣燃料的技術問題。他還組建隊伍並提供了導彈、原子彈等尖端武器所需的各種潤滑材料。此外,侯祥麟還科學地分析了中國和世界油氣資源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提出了中國油氣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建議。

39


侯祥麟石油加工科學技術獎

該獎項每年頒發一次,其宗旨是為實施科教興國的偉大戰略,以鼓勵優秀青年報考我國高等院校石油加工領域的本科學習深造;激勵我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石油加工領域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後以及畢業後繼續在本學科領域工作的35歲以下的優秀青年科技人員,能立志獻身於我國石油石化工業的發展。


中國工程院

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和諮詢性的學術機構。該院由院士組成,致力於促進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中國工程院共分9個學部,包括: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農業學部,醫藥衛生學部和工程管理學部。


石油化學

石油化學是研究石油及其產品的組成和性質、石化過程的一門學科。其中最常見的兩大類產物分別是烯烴和芳香烴,它們是各種材料(如溶劑、清潔劑和黏合劑)的基本原料。

40


核物理學家 — 錢三強

錢三強(1913 — 1992),中國科學院院士,核物理學家。他是中國核工業的主要奠基人和組織領導者之一,因其在“兩彈一星”工程中的貢獻重大而獲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際編號25240的小行星被命名為“錢三強星”。


錢三強在核物理研究中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特別是發現了重原子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並對此作出了科學的解釋 。錢三強於20世紀50年代領導建成了中國第一個重水型原子反應堆和第一台迴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的儀器設備,為進一步發展核科學技術奠定了基礎。他早於60年代就組織了一批理論物理學家對熱核反應機理進行了探索性研究,為氫彈研製作了理論準備,促成了中國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僅兩年零八個月就成功研製了氫彈。

41


原子彈

原子彈為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衝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作用,以及大面積的放射性污染,從而阻止敵方的軍事行動,達到戰略目的的大殺傷力武器。


氫彈

氫彈,屬於核武器中熱核武器的一種。主要利用氫的同位素(氘和氚)進行核聚變反應時所釋放的能量來進行殺傷破壞,屬於威力強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導彈

導彈是“導引火箭彈”的簡稱,是本身配有導引系統且可以在大氣層或太空中進行有動力飛行的爆破型遠射武器。具有導引能力但沒有飛行動力的精確導引武器稱作導引炸彈(guided bomb);而具有飛行動力但是沒有導引能力的飛彈稱作火箭彈(rocket artillery)。

42


核物理學家 — 王淦昌

王淦昌(1907 — 1998),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核物理學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研究的奠基者、參與中國核武器研製的主要科學技術領導人之一。他被譽為"中國核武器之父”和"中國原子彈之父”,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以及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際編號14558的小行星被命名為“王淦昌星”。


王淦昌在1941年提出探測中微子的實驗方案。於50年代,他領導建立了雲南落雪山宇宙線實驗站,觀察宇宙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搜集多達700個奇異粒子的事例,使中國的宇宙射線研究進入國際領先行列。王淦昌在前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期間,他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了反Σ-超子。在60年代提出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的設想並獲得實驗證明。王淦昌參與研發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並作了突出的貢獻。1986年3月,四位"兩彈一星"的元勳 - 王淦昌與王大珩、楊嘉墀和陳芳允共同致函中國政府,提出發展中國的高新技術,從而促成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即 ” 863計劃”。

43


王淦昌物理學獎

該獎項每兩年頒發一次且須由至少兩人推薦,旨在表彰對粒子物理和慣性約束核聚變有突出貢獻的中國物理學家。


小行星命名權

這是指對未命名的小行星進行命名的權利。小行星是目前各類天體中唯一可按照發現者的意願進行提名,並經國際組織審核批准從而得到國際公認的天體。由於小行星命名的嚴肅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能夠獲得小行星的命名是世界公認的崇高榮譽,一般只授予對經濟、社會、科學或天文等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或個人。

44


大氣物理學家 — 趙九章

趙九章(1907 — 1968),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的科學家、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和空間物理學家。他是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際編號7811的小行星被命名為"趙九章星"。


趙九章為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和空間科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把中國的氣象科學從定性描敘走向數值預報,並首次把數學和物理引入中國的氣象學。趙九章對氣團分析、信風帶熱力學、大氣斜壓不穩定、半永久大氣活動中心、帶電粒子和外太空磁場的物理機制等有著奠基性的研究成果,並先後創立了不少地球科學研究機構,開闢了氣象氣球探測、臭氧觀測、海浪觀測、雲霧物理觀測、探空火箭和人造衛星等新研究領域,培養了中國一批優秀的科學家,對中國地球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5


CAS /COSPAR 趙九章獎

CAS / COSPAR 趙九章獎是由中國科學院和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在2006年聯合設立,旨在表彰為空間科學技術研究作出傑出貢獻、創立和推動了新的研究分支,以及組織了新的空間科學探測計畫的科學家。


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

簡稱COSPAR 的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是一個國際科學組織,其宗旨和原則是在國際範圍內通過學術交流和組織實施國際研究專案,促進以衛星、火箭、航天器、高空氣球等為手段的各種科學研究。


空間物理學

空間物理學,也稱為空間等離子體物理學,是對自然發生在地球高空大氣和太陽系內等離子體的研究。 因此它包含範圍廣泛的主題,如太陽物理學、太陽風、行星磁層和電離層、極光、宇宙射線和同步輻射等。 空間物理學是空間天氣研究的基礎部份,不僅對瞭解宇宙有重要的意義,也對日常生活,包括通信和氣象衛星的運行十分重要。

46


空氣動力學家 — 郭永懷

郭永懷(1909 — 1968),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流體物理學家。他為中國核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的實驗作出巨大貢獻,是23位獲頒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科學家之一。由於他在墜機身亡前與護衛以身守護剛獲得的氫彈實驗數據,因此成為受勳者中唯一獲得"烈士"稱號的科學家。國際編號212796的小行星被命名為"郭永懷星"。


郭永懷在跨音速流領域和奇異攝動論(又名龐加萊-萊特希爾-郭永懷方法,簡稱PLK方法)方面的成就為國際所公認。他在研發中國原子彈、氫彈的工作過程中領導爆炸力學、高壓狀態方程式、空氣動力學、飛行

47


力學、結構力學和武器環境實驗等研究工作,解決了一系列的重大問題。他還負責指導反潛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學和水動力學等相關技術的研究工作,並參與潛-地導彈、地對空導彈、氫氧火箭發動機和反導彈系統的研究試驗。


郭永懷獎學金

這是由中國科學院力學所和中國科技大學所設立的獎學金,以發掘和獎勵優秀年輕人才,激勵研究生奮發向上,創新進取。


空氣動力學

空氣動力學是力學的一個分支,研究飛行器或其他物體在同空氣或其他氣體作相對運動情況下的受力特性、氣體的流動規律和伴隨發生的物理化學變化。它是在流體力學的基礎上,隨著航空工業和噴氣推進技術的發展而成的學科。

48


空氣動力學家 — 郭永懷

鄧稼先(1924 — 1986),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於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鄧稼先自1958年以來領導開展了爆炸力學、流體力學、狀態方程式和中子遷移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類比計算和分析,從而開展了中國獨立研究設計核武器的第一步。他領導完成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計算並參與核試驗前的爆炸模擬試驗。他還領導了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的研究,參與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與試驗工作。鄧稼先在組織領導與規劃中國核武器的工作上作出了重要貢獻。

49


狀態方程式

狀態方程式也稱物態方程式,是表達熱力學系統中若干個狀態函數參量之間的關係。例如給予其溫度、壓力、體積和內能,狀態方程式便能描述了這個特定物理條件環境下的物質狀態。狀態方程式在描述流體、混合流體、固體甚至可用於研究恆星內部。

50


核物理學家 — 朱光亞

朱光亞(1924 — 2011),中國科學院及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被譽為“中國工程科學界支柱性的科學家”和“中國科技眾帥之帥”,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以及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際編號10388的小行星被命名為"朱光亞星"。

朱光亞早期主要從事核物理、原子能技術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其後他負責並領導了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究、設計、製造與試驗工作。他還參與領導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的制訂與實施、國防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以及組織領導了禁核試條件下中國核武器技術持續發展研究、軍備控制研究和武器裝備發展戰略等的研究工作,為中國核科技事業和國防科技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主要授予在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等的過程中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中國公民和組織。

51


計算機科學家 — 王選

王選(1937 — 2006),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電腦專家。他是畢昇印刷獎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得主,被稱為“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之父”以及“有市場眼光的科學家”。國際永久編號4913的小行星被命名為"王選星"

王選早年主要從事電腦邏輯設計、體系結構和高級語言編譯系統等方面的研究。在1975年,他開始主持用於書刊和報紙等正式出版物編排的華光和方正型電腦激光漢字排版系統的研製,王選克服印刷用的漢字字數多、字型多以及精密照排要求高解析度等的技術困難,他發明了高解析度字型的高倍率信息壓縮和高速復原方法,顯著改善照排系統的性價比。1992年,王選與他的團隊成功研發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統,為新聞、出版全過程電腦化奠定了基礎,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


52


畢昇印刷獎

素有中國印刷界“奧斯卡”之譽的畢昇印刷獎每兩年評選一次,主要表彰在印刷技術、設備、器材研究開發、經營管理、教育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士。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這項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獎於2000年設立,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評選一次,每次獲選者不超過兩名,由國家主席親自簽署、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

53


地質學家 — 丁文江

丁文江(1887 — 1936),地質學家、中國地質科學事業奠基人之一。他是中國現代科學事業早期重要組織者之一。

丁文江一生中曾多次成年累月地在野外奔波勞碌,搜羅第一手材料,從而著書立說。他早年帶領學生實地考察時,就力倡“登山必到峰頂,移動必須步行” 、“近路不走走遠路,平路不走走山路”之準則,為中國地質學者樹立了實地調查採集的工作典範。除地質學外,丁文江在地理學、人種學、優生學、歷史學、考古學、少數民族語言學等領域也有獨特貢獻,是一位典型的百科全書式人物。


地理學

地理學是探索地球及其特徵、居民和現象的學問,研究地球各圈層的相互作用關係,及其空間差異與變化過程的學科體系。地理的英文單詞源於古希臘語,意即對大地的描述。在中國古代,地理是指山川方域的地勢和外貌。

54


地質學

地質學是研究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的知識體系。它主要研究對象為地球的固體硬殼---地殼或岩石圈。作為研究地球及其演變的一門自然科學,地質學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並列為自然科學五大基礎學科。

55


農學家 — 金善寶

金善寶(1895 — 1997),中國科學院院士,農學家、農業教育家。他是中國現代小麥科學主要奠基人,在小麥研究上有突出成就。

參與創建九三學社的金善寶一生致力於小麥科學研究,為中國的農業生產作出了巨大貢獻。他提出小麥異地加代繁育的設想,經過多年努力,取得成功,一年可繁育三代,把春小麥新品種選育的時間從十年左右縮短到三至四年,成為中國小麥育種工作的里程碑。其中,“南繁北育”成為了農業科技界廣泛應用的術語和育種方法。金善寶自撰或組織編撰有大量論著,在中國農業科技發展史上成績斐然。


九三學社

九三學社是中國八大非共產黨政黨之一。 它創建於1945年,主要由從事科技、文化、教育和醫療衛生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九三學社由中國共產黨領導、是與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

56


小麥

小麥是植物界的禾本科植物,它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穀類作物,小麥磨成麵粉後可製作麵包、饅頭、餅乾、麵條等食物,發酵後又可製成酒類或生物質燃料。小麥是世界三大穀物之一,幾乎全作食用,僅約六分之一作為飼料使用。中國是世界上較早種植小麥的國家之一。

57


物理學家 — 葉企孫

葉企孫(1898 — 1977),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他是中國科學史事業的開拓者,中國物理學會創建人之一。

葉企孫於哈佛大學研究生院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在教授威廉·杜安(WilliamDuane)的指導下,與帕爾默(H.Palmer)合作用X射線測定普朗克常數(Planck’s constant),且其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後第2位。另外,他在導師珀西·布里奇曼(Percy Bridgman) 的指導下,開展測量流體靜壓力對鐵磁材料磁化率影響的研究。回國後,他創辦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北京大學磁學專門組,並與竺可楨一起創辦自然科學研究所。他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中國教育及科學事業,在長達二十餘年的教學和科研活動,葉企孫對學生的教育方法了得 ,因此培養出大批優秀的科學家。在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獲得者中,有9位是他的學生 ,故他有“大師的大師”之稱。


58


葉企孫物理獎

為獎勵對凝聚態物理有突出貢獻的中國物理學家,中國物理學會在1987年設立葉企孫物理獎。該獎項每兩年評選和頒發一次,每次獲選者不超過兩人。

59


氣象學家 — 葉篤正

葉篤正(1916 — 2013),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氣象學家。他是中國大氣物理學的創始人、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的開拓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他為青藏高原氣象學的建立奠定科學基礎,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及國際氣象組織獎。國際永久編號27895的小行星被命名為"葉篤正星"。


葉篤正早期從事大氣環流和大氣長波動力學研究,提出大氣長波能量頻散理論。上世紀50年代,他提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熱源的見解,由此開拓了大地形熱力作用研究和青藏高原氣象學;他還提出了北半球大氣環流季節性突變並發起了一系列的研究。60年代,他對大氣風場和氣壓

60


場的適應理論作出重要貢獻。70年代後期,葉篤正積極組織並領導中國氣候變化的研究,他通過模擬計算後指出,大範圍的灌溉對氣候和水文的影響時間可長達3-6個月,從而證明了人類活動對氣候影響的可能性。


國際氣象組織獎

這是由世界氣象組織(WMO)授予全球氣象界精英的最高榮譽獎項,被譽為“氣象界的諾貝爾獎”。該獎項每年頒發一次,以表彰對全球氣象、水文和地球物理科學領域中作傑出貢獻的人士。


大氣物理學

大氣物理學是研究大氣的物理現象、物理過程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是大氣科學的一個分支。大氣物理學主要研究大氣中的聲象、光象、電象、輻射過程、雲和降水物理、近地面層大氣物理、平流層和中層大氣物理,既是大氣科學的基礎理論部份,又是環境科學的一個部份。


青藏高原氣象學

這是指研究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地區對大氣運動的動力和熱力作用,及其對天氣和氣候影響的一門學科,故簡稱高原氣象學(Tibetan Plateau Meteorology)。

61


應用光學家 — 王大珩

王大珩(1915 — 2011),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應用光學家。他是中國光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被譽為 “中國光學之父”,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以及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際編號17693的小行星被命名為"王大珩星"。


王大珩在50年代創辦了中國科學院儀器館,其後儀器館發展成為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他早期在研究所領導研發了一系列新型的光學玻璃、電子顯微鏡與及大型光譜儀等,使該研究所成為國際知名的應用光學和光學工程的研究開發基地。1986年,王大珩與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聯名,共同致函中國政府,提出發展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促成了“863計劃”的誕生。另外,他還與王淦昌聯名倡議,促成了激光核聚變重大裝備的建設。1992年,他與其他五位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倡議,促成了中國工程院的成立。


王大珩光學獎

為了促進我國光學科技事業的發展,激勵我國從事光學與光學工程領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與高校青年學生奮發向上和創新進取而設的獎項。

62


光學

光學是物理學的分支,主要是研究光的現象、性質與應用,包括光與物質之間的交互作用、光學儀器的製作。光學通常研究紅外線、紫外線及可見光的物理行為。可見光是一種電磁波,其它形式的電磁輻射例如X射線、微波及無線電波等也具有類似可見光的特性。光學的英文源自古希臘語,意為"看見"。


光學玻璃

光學玻璃是製造光學鏡頭、光學儀器的主要材料。光學玻璃必須有高度精確的折射率、低色散的高阿貝數(Abbe number)、高透明度和高均勻度。

63


固體物理學家、半導體物理學家 — 黃昆

黃昆(1919 — 2005),中國科學院院士,固體物理學和半導體物理學家和世界科學院院士。他是中國半導體物理學研究的開創者之一,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國際編號48636的小行星被命名為"黃昆星"。


黃昆提出了稀薄固溶體的X-光漫散射理論和晶體光學振動的唯象方程,並預見了晶體光學聲子和電磁場的耦合振動模式,被稱為“黃散射”和“黃方程”。他發展了由晶格弛豫引起多聲子躍遷理論(包括光躍遷和無輻射躍遷),被稱為“黃一佩卡爾理論”,還提出了有效解決半導體超晶格光學振動模型,並闡明其光學振動模式的要點,被稱為“黃一朱模型”。


固體物理學

固體物理學是凝聚態物理學中最大的分支,它的研究對象是固體,特別是原子排列具有周期性結構的晶體。


半導體物理學

半導體物理學是固體物理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半導體的基本特性和它的傳導過程以及各種半導體元件的物理和特性。

64


核物理學家 — 于敏

于敏(1926 — 2019),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核武器學家,核物理學家。他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以及"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和共和國勳章。他對中國氫彈研製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中國氫彈之父"。


于敏從60年代起開始從事核武器的理論研究,由於工作的機密性,他的名字直到1988年才被解禁,其真實身份更要到1999年獲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時才被解密。于敏在研究氫彈製作時解決了一系列熱核武器原理的基礎問題,他提出了氫彈從製作原理到構造完整的設計。此外,于敏還長期領導並參與核武器的理論研究,對中國核武器發展作出重要的貢獻。


共和國勳章

共和國勳章在2019年首次頒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勳章。該勳章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授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保衛國家中作出巨大貢獻、建立卓越功勳的傑出人士。

65


核物理學

核物理學(核子物理學),是研究原子核及其成分和交互作用的物理學領域,以及研究其他形式的核物質。原子核物理學是一門研究遵循強交互作用粒子的多體問題的學科,主要研究原子核的核結構和核反應(核分裂反應、核融合反應)。此外,研究原子核和強子特性的強子物理學也屬於原子核物理學的一部分。

66


數學家 — 陳景潤

陳景潤(1933 — 1996),中國科學院院士和數學家,曾獲華羅庚數學獎和國家自然科學獎。國際編號7681的小行星被命名為"陳景潤星"。


陳景潤主要從事解析數論方面的研究,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重要的成果。20世紀50年代,他對高斯圓問題、塔里問題與華林問題作了重要改進。60年代,陳景潤以篩法開始嘗試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他成功在1966年證明了該猜想命題中的"1+2",把200多年來人們未能解決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大大推進了一步,這結果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其後在1973年,他完成了"1+2"的詳細證明且改進了1966年的數值結果。1978年,陳景潤利用證明哥德巴赫猜想"1+2"的相同篩法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中的"2-1"。

67


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數論中存在最久的未解問題之一。這個猜想最早出現在1742年普魯士數學家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Christian Goldbach)與瑞士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Leonhard Euler)的通信中。用現代數學的語言,哥德巴赫猜想可以陳述為:“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

哥德巴赫猜想在提出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得到證實。直到 20世紀20 年代,數學家們從組合數學和解析數論中提出了解決方案,並於接下來的半個世紀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迄今為止最好的結果是中國數學家陳景潤於1973年發表的陳氏定理(又稱“1+2”)。

68


地質學家 — 劉東生

劉東生(1917 — 2008),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世界科學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他是中國環境地質學家,被譽為“黃土之父”,曾獲頒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也是首位獲泰勒環境成就科學獎的中國人。國際永久編號58605的小行星被命名為“劉東生星”。


劉東生畢生從事於地球科學研究,解決了170多年來的黃土起源的爭論,建立了250萬年來最完整的陸相古氣候記錄。劉東生在近60年從事地學的研究中,在中國古脊椎動物學、第四紀地質學、環境科學和環境地質學、青藏高原與極地考察等科學研究領域中,特別是黃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他還創立了黃土學,帶領中國第四紀研究和古全球變化研究領域躋身於世界領先行列。


泰勒環境成就科學獎

這一國際性獎項由泰勒夫婦在1973年設立,授予為人類帶來重大利益的環境科學、能源和醫學領域的科學工作者。每年由美國南加州大學頒發,獲獎者可獲得金質獎章和20萬美元獎金。泰勒環境成就獎是環境科學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之一,被譽為“環境科學界的諾貝爾獎”。

69


第四紀研究

第四紀是地質時代中最新的一個地質時期。它從約258萬年前開始,一直延續至今。第四紀是現今地球環境形成和現代人類出現的關鍵時段。在第四紀時期,地球環境經歷了山嶽冰川和大陸冰蓋的週期性進退、全球海面的大幅度升降以及全球大氣環流和海洋環流形式的急劇重組。第四紀地質檔案記錄的地球環境演變史涵蓋了不同的時空尺度、不同速率的環境變化資訊,為認識過去環境演變規律、理解現今環境變化原因、評估未來環境發展趨勢提供了科學依據。

70


物理學家 — 程開甲

程開甲(1918 — 2018),中國科學院院士,理論物理學家,核武器技術專家。他是中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也是中國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的創建者之一。曾獲頒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八一勳章。


程開甲成功設計和領導進行了包括首次原子彈、氫彈和導彈核武器、地下核試等多次試驗,並創立專屬中國的系統核爆炸理論和效應研究。他領導、參與和指導核爆炸效應的全面總結,為核武器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程開甲是中國指揮核試驗次數最多的科學家,被稱為“核司令”,他不單開創、規劃領導了抗輻射加固技術新領域研究,也是中國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領域的開創者之一,他還出版了中國第一本《固體物理學》專著,對中國固體物理的教學與科研起到了重要作用。


八一勳章

八一勳章於2017年創立,每五年頒發一次。這勳章是由中央軍委決定、中央軍委主席簽發證書並頒授的軍隊最高榮譽,授予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中建立卓越功績的軍事人員。

71


高功率微波

高功率微波是強電磁脈衝的一種重要形式,具有高頻率、短脈衝(納秒)和高功率等特點,其頻率範圍為0.5GHz~300GHz,峰值功率高於1MW點。在2003年的第二次波斯灣戰爭期間,美英聯軍首次使用微波脈衝炸彈空襲伊拉克國家電視臺,讓高功率微波武器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現今戰場上使用這種新技術的武器包括微波彈、非致命性定向能武器和電磁脈衝武器等。

72


數學家 — 吳文俊

吳文俊(1919 — 2017),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科學院院士,數學家。他是中國數學機械化研究的創始人,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邵逸夫獎。國際編號7683的小行星被命名為"吳文俊星"。


吳文俊的研究工作涉及數學的多個領域,他的主要成就是在拓撲學和數學機械化兩個領域。吳文俊為拓撲學作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類和示嵌類研究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吳公式"、"吳示性類"、"吳示嵌類"、"吳消元法"且至今仍被國際同行廣泛引用。1974年以後,吳文俊轉向研究電腦算化法和幾何定理的機器證明,徹底改變了這個領域的面貌。其中”吳特徵列方法”為國際自動推理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他的研究成果目前仍被應用於國際上流行的符號計算軟體中。


吳文俊數學重點實驗室

吳文俊數學重點實驗室的定位是在核心數學的若干方向開展工作,取得重要成果並推動學科交叉;以基礎研究為主,帶動和促進相關應用研究;以實驗室為平臺,提升基礎數學的研究水準和人才培養能力。

73


邵逸夫獎

邵逸夫獎是一項國際性獎項,不分種族、國籍、性別和宗教信仰,以表彰目前活躍於各自領域並在近期取得顯著的成就、在學術和科學研究或者應用上有傑出貢獻,或在其他領域上有卓越成就的人。邵逸夫獎設有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以及數學科學獎,其宗旨是致力於促進社會進步,提高生活質素和豐富人類精神文明。

74


農學家 — 袁隆平

袁隆平(1930 — 2021),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農業科學家。他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世界糧食獎、沃爾夫農業獎、未來科學大獎和共和國勳章。國際編號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


1953年,袁隆平畢業於西南農學院,被分配到湖南安江農業學校任教。在湖南目睹三年大飢荒的慘狀後,袁隆平決意研究農業糧食生產,他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對雜交水稻品種的研究,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產量。1970至2000年代,袁隆平的水稻研究在國家科委支持下屢有突破,研發出多種新型的超級雜交稻,這批雜交稻除了增產外,更重視水稻營養,在試驗的新品種中增加了維生素A、蛋白質、澱粉及其他營養含量,以期減少貧血和視覺疾患。2003年,中國大陸一半以上水稻都為袁隆平的雜交品種,且全球平均20%水稻都採用袁隆平的雜交技術,為解

75


決世界糧食安全及短缺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沃爾夫農業獎

沃爾夫農業獎被譽為等同於“諾貝爾農業獎”。自1978年起,沃爾夫農業獎是由以色列沃爾夫基金會每年所授予的6個獎項之一,其餘的獎項分別是化學、數學、醫學、物理和藝術領域。

76


物理學家 — 楊振寧

楊振寧(1922 — ),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1957年與李政道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國際編號3421的小行星被命名為"楊振寧星"。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標誌性貢獻。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範場理論"(Non-Abelian Gauge Field Theory);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不守恆定律" (Parity Non-conservation Law in Weak Interactions) ;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 "(Yang-Baxter Equation) ,開闢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楊振寧還推動過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的成立。


粒子物理學

粒子物理學是研究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以及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的一個物理學分支。由於許多基本粒子在自然界的常態下不存在或不單獨出現,物理學家需要使用粒子加速器在高能相撞的條件下才能生產和研究它們,因此粒子物理學也被稱為"高能物理學"。

77


物理學家 — 李政道

李政道(1926 —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因與楊振寧一起提出"宇稱不守恆定律"同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國際編號3443的小行星被命名為"李政道星"。

李政道從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在弱相互作用領域還做出了二分量中微子理論、弱相互作用的普適性、中間玻色子理論以及中性K介子衰變中的CP破壞等重要研究成果;在統計力學方面,和楊振寧、黃克孫合作對多體理論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70-80年代,創立了非拓撲性孤子理論及強子模型,提出了量子場論中的“李模型”、“KLN定理”以及“反常核態”概念等。


諾貝爾獎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簽署了他的遺囑,捐出其大部份財產來設立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等一系列的“諾貝爾獎”,以表彰那些為人類帶來最大貢獻的人士。瑞典中央銀行為紀念諾貝爾,於1968年設立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獎的授獎儀式訂於每年的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分別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和挪威奧斯陸舉行。

78


宇稱不守恆定律

宇稱不守恆定律是指在弱相互作用中,互為鏡像的物質的運動不對稱,由李政道和楊振寧提出,吳健雄利用實驗方法驗證。科學界在1956年前一直認為宇稱守恆,也就是說一個粒子的鏡像與其本身性質完全相同。

79


核物理學家 — 吳健雄

吳健雄(1912 — 1997),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籍華裔核物理學家,在核物理學和實驗物理學領域有卓越的成就和貢獻。她是美國物理學會的首位女會長,有"物理學第一夫人"、"中國的居理夫人"和"核子研究女王"等綽號。國際編號2752的小行星被命名為“吳健雄星”。

吳健雄在1956年與其同事用極化鈷60的β衰變實驗首次證明了由李政道和楊振寧提出的”宇稱不守恆定律”,令李政道和楊振寧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而她本人則獲得首次頒發的沃爾夫物理學獎。吳健雄在β衰變領域進行了大量的工作,被物理學界公認為該領域的先驅。


80


建築學家 — 貝聿銘

貝聿銘(1917 — 2019),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美籍華裔建築師,1983年獲普立茲克獎,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

貝聿銘的建築設計作品超過50項,包括醫院、學校、圖書館、公用建築,博物館等,當中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和澳門科學館亦出自其設計。其代表作為應法國總統密特朗邀請設計的盧浮宮擴建工程,標誌著他在建築生涯的最高成就,被譽為“20世紀建築的非凡篇章”。貝聿銘曾對北京城市規劃提出重要建議。他在香山飯店的設計中,把現代建築的特色與中華民族的建築特色相融合,為豐富中國新建築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並為北京的城市建設規劃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普立茲克獎

在1979年設立的普立茲克獎(The Pritzker Prize),又名普立茲克建築獎(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由普立茲克及其妻子設立、凱悅基金會贊助的建築獎項。旨在表彰當代建築師,他或他們的建築作品展現了其天賦、遠見與奉獻等特質,並透過建築藝術對人類和建築環境作出持續且重要的貢獻。一年一度頒發的普立茲克建築獎被公認為建築界的最高榮譽,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

81


物理學家 — 高錕

高錕(1933 — 2018),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物理學家和電機工程師,被譽為 "光纖之父 " 。高錕是光纖電信領域的先驅,並因其 "在光纖傳輸光通信方面的開創性成就 "被授予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除諾貝爾物理學獎外,高錕還獲授予大紫荊勳章和馬可尼獎等多個獎項。國際永久編號3463的小行星被命名為"高錕星"。


高錕在1966年的《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論文中開創性地提出光纖在通訊上應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長程及高信息量的光通訊所需光纖結構和材料特性。同時開發了實現光通訊所需的輔助系統。此外,高錕在單模光纖的構造、光纖的強度和耐久性、光纖連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擴散均衡特性等多個領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這些研究成果讓信號毋須放大的條件下,以每秒億兆位元的速度於數萬公里的距離上成功傳輸的關鍵。


大紫荊勳章

大紫荊勳章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授勳及嘉獎制度下的最高榮譽,以表揚畢生為香港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士。

82


馬可尼獎

馬可尼獎被認為是"通訊領域的諾貝爾獎”,於1974年為紀念古列爾莫·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誕生一百週年而設立。這一項享有盛譽的獎項旨在表彰那些通過先進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為提高數字包容性做出重大貢獻的創新者。

83


物理學家 — 丁肇中

丁肇中 (1936 —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在1974年,丁肇中與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教授伯頓·里克特(Burton Richter)幾乎同時各自發現新的複合粒子-J/ψ介子,間接證明了第四種夸克,魅夸克的存在,意味著量子色動力學與夸克模型理論並不是理論上發現。他們倆因此共同獲得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丁肇中長期從事高能物理實驗,其研究方向主要為量子電動力學(QED)、量子色動力學(QCD)和電弱交互作用理論。他為尋找新粒子和新物理現象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且取得重大的成果。他從1994年起領導 AMS小組在宇宙中尋找反物質和暗物質。


J/ψ介子

1974年11月11日,由丁肇中領導的小組和伯頓·里克特領導的另一團隊幾乎同日宣佈發現同一種新粒子,前者命名為J介子,後者命名為ψ介子。這個科學史上僅有的巧合以及這次的發現對後續粒子物理的發展有劃時代的影響,因此被稱為粒子物理的”十一月革命”。由於兩組的研究團隊都互相謙讓命名權,於是新發現的粒子變成唯一一個擁有兩個字母符號的基本粒子"J/ψ 介子"。

84

©2023 Communications Museum of Macao, C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