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通讯博物馆电子装置制作比赛


主题 - “电动投篮装置”

设计和制造一部电动投篮装置,让学生透过比赛展现对科学的认识及应用。

参赛资格

凡就读于本澳各全日制中学的学生均可以个人或队际 (每队最多四名成员) 名义报名参加。比赛设初中组及高中组:初中组为中一至中三学生,高中组为中四至中六学生。每人或每队只可提交一件参赛作品。

奖品

初中组:

  • 冠军:奖杯、奖状、澳门币壹仟陆佰圆礼券及纪念品;
  • 亚军:奖杯、奖状、澳门币壹仟贰佰圆礼券及纪念品;
  • 季军:奖杯、奖状、澳门币捌佰圆礼券及纪念品;
  • 优异奖:奖状、澳门币伍佰圆礼券及纪念品。

高中组:

  • 冠军:奖杯、奖状、澳门币贰仟圆礼券及纪念品;
  • 亚军:奖杯、奖状、澳门币壹仟陆佰圆礼券及纪念品;
  • 季军:奖杯、奖状、澳门币壹仟贰佰圆礼券及纪念品;
  • 优异奖:奖状、澳门币伍佰圆礼券及纪念品。
展出参赛作品

所有参赛作品将于通讯博物馆展出。主办单位有权拍摄、发布、翻译参赛作品资料及将参赛作品作展览或宣传推广之用,毋须徵求参赛者同意或酬报。

比赛说明会

于2009年10月10日(星期六)下午2时30分,在通讯博物馆演讲厅举行,欢迎参加。请致电:28718570 / 28718063,或电邮 info@macao.communications.museum 联络留座。

报名方式及截止时间
  • 报名方式:填妥报名表格后递交至通讯博物馆,或透过通讯博物馆网站(http://macao.communications.museum)报名。
  • 报名地点及办公时间:马交石炮台马路7号-通讯博物馆,逢星期二至日,上午9时30分至下午5时30分。
  • 截止报名时间:至2010年1月10日(星期日)下午5时30分止。
评判

由主办机构-通讯博物馆邀请专业人仕担任评判,赛果以评判决定为最终判决。

附则

本章程设有附则,附则亦为本章程之组成部份。如有未完善之处,将由主办机构修订施行。

I. 比赛日期和地点
  • 2010年2月6日(星期六)下午2时正于通讯博物馆进行比赛。
II. 比赛规则
  1. 作品规格
    1. 投篮装置的制作材料、零件均不设限,但必须使用24V或以下之直流电源,主办机构只提供一般家用220V/13A之市电;电池或变压器(不限功率)概由参赛者自备。
    2. 投篮装置的一切动作必须透过有线或无线的电讯号遥控器控制。
    3. 运作功能:
      • 初中组:装置须具备发射及上弹之功能;
      • 高中组:装置须具备发射、上弹、可控制发射方向及角度之功能。
    4. 投篮装置必须能够放置于 800 mm x 800 mm x 800 mm 的指定范围内(图 1-P区域)
  2. 比赛方式
    1. 投射球数:限投由主办机构提供之 40 mm标准乒乓球10个。
    2. 投射距离及篮框尺寸:
      • 初中组:篮框与装置的摆放位置见图1;
      • 高中组:装置的摆放位置见图1,篮框位置及大小于正式比赛时公布;
      射出球的高度距离地面不可超过2800 mm。
    3. 各参赛队伍派出一名代表抽签确定比赛的先后次序。
    4. 任何被评判审议为不合资格的装置,将不可以参加投篮比赛。
    5. 通过评审且符合资格的装置,当放在指定范围(图 1-P区域)后,将有1分钟的预备时间;在预备时间结束后,必须一次性装载10个乒乓球,并听候工作人员发出指示。
    6. 每组派出一位组员,在15分钟内进行操作:
      • 初中组:可手动调整发射方向,但上弹及发射必须由遥控器控制;
      • 高中组:只可利用遥控器控制装置的一切动作;
      计时以时限内的最后1球落地为结束。
    7. 在比赛中,投篮装置及其一切动作不得超越指定范围(图 1-P区域),否则入球不予计算。
    8. 入球标准:以篮球投篮方式为参考基准,排除一切非篮板及篮框外之弹跳入球。
    9. 投篮结束后,即时记录该组完成的时间及入球数目,不符合入球标准一律不予计算。
    10. 评分标准:以入球数目最多者胜;倘入球数目相同时,最短时间内完成且有入球者胜者胜。
  3. 其他
    1. 参赛者必须注意用电安全。
    2. 参赛者请自备需用工具,主办机构不会提供。
    3. 博物馆内设有测试场地,参赛者可于正式比赛前,于博物馆开放时间内到馆进行测试。
III. 声明
  1. 所有参赛作品将于通讯博物馆展出。主办机构有权拍摄、发布、翻译参赛作品资料作展览或宣传推广之用,毋须徵求参赛者同意或酬报。
  2. 比赛报名表格所收集的个人资料,谨用于本次比赛并限为内部查阅。
附件
图1

图1:测试场地图例,初中组篮框位置如图;高中组篮框位置及大小于正式比赛时公布。

(备注:本章程以中文本为准)
图1

图1:测试场地图例,初中组篮框位置如图;高中组篮框位置及大小于正式比赛时公布。

说明会实录
通讯博物馆及电子电路课程简介
电子装置比赛章程及报名方式
章程附则介绍(一)
章程附则介绍(二)
参与说明会同学之提问
说明会声音档
说明会 (MP3)
提问内容整理下载
提问内容 (PDF)
初中组
编号 组员 学校 指导老师
冠军 C17 陈毅恒,容兆坤,林博 同善堂中学 欧阳健友
亚军 C06 陈雯迪,叶凯琪 陈瑞祺永援中学 蔡亮
季军 C16 朱浚杰,甘承伟,叶颖琳 同善堂中学 欧阳健友
优异奖 C02 李柏健,何兆豪,冼家杰 澳门工联职业技术学校 冯荣富
优异奖 C10 区震楠,叶浩楠,邓兆聪,梁学礼 陈瑞祺永援中学 蔡亮
高中组
编号 组员 学校 指导老师
冠军 B35 周德麟,潘志立,梁伟潮,梁文俊 粤华中学 陈海文
亚军 B29 胡盛照,王耀豪,李显扬,潘伟聪 同善堂中学 欧阳健友
季军 B26 陈志麟,周纹骏,陈启彦,颜绩添 澳门浸信中学 黎杨
优异奖 B28 关柏贤,古城康,张柏燊,刘昶升 粤华中学 陈海文
优异奖 B24 陈伟城,林锡鸿,黎嘉颖,冯永延 培华中学 姚高瞻
评审特设奖励
编号 组员 学校 指导老师
创意设计奖 A14 梁达峰,刘嘉禧 圣公会(澳门)蔡高中学 王锦琨
团体参与奖 圣心英文中学

到访人数:

最后更新日期: 1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