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不胜数

东方的数学家

张衡 (78 - 139),东汉人。在天文测量中得出圆周率的两个近似值3.14166和3.1623,比印度和阿拉伯人早了500年。

刘徽 (~225 - 295),魏晋时期人。他以割圆术计算3072边形面积时计得圆周率π=3.1416,称为「徽率」。

祖冲之 (429 - 500),南北朝宋国人,率先在历法中引入「岁差」概念。祖冲之求得的圆周率3.1415926~3.1415927,欧洲人在1573年才计得此数值。

赵爽 (182 - 250),三国时代吴国人。他深入研究《周髀算经》,对「勾股定理」给予解释和证明。

贾宪 (~1010 - 1070),北宋人。最早利用三角图表示二项式展开系数的规律,曾被杨辉引用成为「杨辉三角形」,其后正名「贾宪三角形」,等同于17世纪时的「帕斯卡三角形」。

花拉子米 (~783 - 850),波斯人。他对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催生了代数,在《印度的计算法》一书中系统地介绍印度数码和十进制记数法以及相应的计算法。

沈括 (1031 - 1095),北宋人,一生诸多科学成就。在数学上,他从堆起的酒墰和叠起的棋子等有空隙的堆积体研究中创立了「隙积术」,也从田亩中的弧、弦和矢之间的关系创立「会圆术」。

李冶 (1192 - 1279),金、元时期人。他的成就是改变了传统,让常数项可正可负。利用「天元术 」列出高次方程,解决分式方程问题和以纯代数降低方程次数。

秦九韶 (1208 - 1261),南宋人。他的「大衍求一术」,即一次同馀方程组的算法被称为「中国剩馀定理」,其解法与后来的「高斯定理」一致。

郭守敬 (1231 - 1316),元朝人。他专职于修历、设计和监制天文仪器,结合资料计算出1回归年是365.2425日。他研究了自西汉以来70多种历法,编制出中国历史上使用长达360年的「授时历」。

杨辉 (~1238 - 1298),南宋人。除了记录和解释「贾宪三角形」,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排出丰富的纵横图,即今天称之「幻方」和讨论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

朱世杰 ((1249 - 1314),元朝人。他率先在中国数学史上提出正负数乘法的正确法则,于《算学启蒙》中记载的「九归除法」口诀与现今流传的珠算归除法几乎一致。

徐光启 (1562 - 1633),明朝人。他引进了欧洲先进的天文学知识,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6卷。今天我们沿用的点、线、面、平行线、纯角、锐角、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他最先使用并确定下来的专门名词和术语。

吉田光由 (1598 - 1672),日本人。他的作品《尘刧记》推广算盘在日本的应用。

关孝和 (1642 - 1708),日本人。他的主要贡献是发展了笔算代数「傍书法」,提出方程组求解理论以及建立有关圆弧和球的几何问题的理论等。

会田安明 (1747 - 1817),日本人。他创造了日本数学中首个表示「相等」的符号。

李善兰 (1810 - 1882),清朝人。他创立了「尖锥」概念,也是《几何原本》后9卷的译者之一。很多重要的中文科学名词,例如:代数、函数、方程式、微分、积分、级数、植物、细胞等都由他创造。

三上义夫 (1875 - 1950),日本人。他是《中日数学的发展》的作者。

高木贞治(1875 - 1960),日本人。研究「代数数论」,他是「类域论」的开创者。

拉马努金,(1887 - 1920),印度人。他的研究和发现包括「拉马努金θ函数」、「伽玛函数」、「模形式」、「超几何级数」、「发散级数」以及「质数理论」等。

熊庆来 (1893 - 1969),中国人。从事「函数论」的研究,定义了一个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的无穷级函数。

陈建功 (1893 - 1971),中国人。主要从事「实变函数论」、「复变函数论」和微分方程等研究,是中国「函数论」其中一位开拓者。

冈洁 (1901 - 1978),日本人,以「冈洁连接定理」知名。

苏步青 (1902 - 2003),中国人。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

淡中忠郎 (1908 - 1986),日本人,知名于建立「淡中-克莱恩对偶」。

华罗庚 (1910 - 1985),中国人。他以「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恒等式」、「华氏矩阵不等式」、「华氏引理」、「华氏不等式」等著称。

陈省身 (1911 - 2004),中国人。他划时代完成了「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内一般公式」,以及「哈密顿流形」的示性类论。他引进的一些概念、方法与工具,已远远超出「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的范围,而成为整个现代数学中的重要构成部份。

小平邦彦 (1915 - 1997),日本人。他是「代数几何」日本流派的奠基人。

伊藤清 (1915 - 2008),日本人。他是「随机分析」的创立者,为随机积分和随机微分方程设立理论基础,其研究被大量应用于金融数学。

岩泽健吉 (1917 - 1998),日本人,闻名于「代数数论」领域。

春木博 (? - 1997),日本人,专长为函数方程。他发现了平面几何的「春木博定理」和「春木博引理」。

吴文俊 (1919 - 2017),中国人。他的主要成就在「拓朴学」和数学机械化领域,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转而研究「几何定理机器证明」。

冯康 (1920 - 1993),中国人。他独立创造了「有限元方法」、「自然归化」和「自然边界元方法」,开辟了「辛几何」(扭对称几何) 与「辛格式」研究新领域,也是中国现代计算数学研究的开拓者。

山边英彦 (1923 - 1960),日本人。他以解决希尔伯特第五问题而知名。

野水克己 (1924 - 2008),日本人。以「库尔卡尼-野水积」及微分几何基础知名。

谷山丰 (1927 - 1958),日本人。他和志村五郎共同提出的「谷山-志村猜想」被英国数学家怀尔斯用来解决「费马最后定理」。

永田雅宜 (1927 - 2008),日本人,以「永田环」闻名。

佐藤干夫 (1928 - ),日本人。他在数论中,因L-函数的「佐藤-泰特猜想」而闻名

王元 (1930 - ),中国人。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卓越成果,先后证明了命题「3+4」和「2+3」,并以「华-王方法」备受推祟。

陈景润 (1933 - 1996),中国人。以其「陈氏定理」表述「每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质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

潘承桐 (1934 -),中国人。他证明了「1+5」及参与证明「1+4」,从事「解析数论」的研究,在「均值定理」及「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作出重要的贡献。

杨乐 (1939 - ),中国人。他以「张-杨定理」及「杨乐亏量关系」知名。

柏原正树 (1947 - ),日本人。他与佐藤干夫一起创立了代数解析及「D模理论」。

丘成桐 (1949 - ),中国人。解决了微分几何中的「卡拉比猜想」,他的证明成为「丘定理」,而所发现的新空间称为「卡拉比-丘流形」,对「超弦理论」十分重要。

森重文 (1951 - ),日本人。专于「代数几何」和「双有理几何」,他的「三维代数簇」分类被称为「森重文纲领」。

望月新一 (1969 - ),日本人。专注于「数论」工作领域,包括算术几何及「霍奇理论」等。

吴宝珠 (1972 - ),出生于越南。他因证明朗兰兹和谢尔斯塔德的「自守形式基本引理」而知名。

陶哲轩 (1975 - ),第二代澳洲香港移民。目前主要研究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和表示论。 他与格林提出的「格林-陶定理」,是一个证明关于质数组成的等差数列的定理。

米尔札哈尼 (1977 - 2017),出生于伊朗。专长于几何学,研究领域包括「泰希米勒理论」、「双曲几何」、「遍历理论」及「辛几何」,因研究曲面对称性而成为获得菲尔兹奖的首位女数学家 。